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路高歌的海運價格正在連續下跌,相信不少賣家都感受到了。普船個位數,美森運價跌落15元/kg,甚至出現了8元的美森正班,還推出各種限時達和贈送保險服務……海運價格為何從頂峰跌落低谷?小兜帶大家來細究其中幾個重要影響因素。上海封控運價領跌4月
一路高歌的海運價格正在連續下跌,相信不少賣家都感受到了。
普船個位數,美森運價跌落15元/kg,甚至出現了8元的美森正班,還推出各種限時達和贈送保險服務……
海運價格為何從頂峰跌落低谷?
小兜帶大家來細究其中幾個重要影響因素。
上海封控 運價領跌
4月22日,上海航運交易所公布最新一期SCFI指數為4195點,較之前一周續跌32.67點,跌幅進一步縮小至0.77%,創去年7月下旬以來低點。
業界人士指出,目前上海封控,不少貨物都移到上海以外的港口出貨,因此SCFI指數持續走跌。
根據Drewry數據顯示,上海到鹿特丹、紐約、洛杉磯的三條航線下跌幅度較顯著。
相較上周,
上海-鹿特丹航線的運價下跌了214美元/FEU至10364美元/FEU;
上海-紐約航線的運費下跌了124美元/FEU至11229美元/FEU;
上海-洛杉磯的運費下滑24美元/FEU,達到8758美元/FEU。
從年初以來,上海到洛杉磯與上海到紐約的兩條主要航線更是分別下跌17%與16%,跌勢主要出現在3月10日之后,重挫約13%。
根據Drewry的測算,在影響世界集裝箱運價指數的八條航線中,這三條從上海出發的航線的影響權重占到0.575,也就是接近6成。
從4月7日到4月21日,這三條航線之外的5條航線運價則比較穩定,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化。
根據彭博社的一份報告,上海只有20%的貨運能力在運營。
由于從中國到美國的集裝箱量從4月6日開始下降,美國港口可能要到5月3日才會出現貨量下降。
航司運力增加
去年市場需求龐大,運力緊缺,讓各大船司賺得盤滿缽滿。
今年船司瘋狂下單,造船廠和集裝箱廠的單子排到了明后年,運力部署十分充足,尤其是中美航線,這可是塊香餑餑。
今年春節以來,亞洲-美西航線部署的運力持續每周都在增加,高峰時期運力超過2017-2019年的平均水平,超過10萬標箱。預計2月1日-4月23日,周運力將達到36.39萬標箱。
2月1日-4月23日,亞洲-美東航線的運力將增加至22.83萬標箱;亞洲-北歐將增加至32.45萬標箱。
市場運力不斷涌進,需求卻退潮了。
貨找船變為船找貨
疫情封控、運力充足、廠家停工停產、物流受阻,多重因素導致當前貨運市場運價一降再降,貨代從搶艙位轉為搶貨量。
浙江義烏某供應鏈董事長 金小民
現在缺的是貨,所以現在都要去變成找貨。多數航線運價在1月中旬到達高位后,已經出現了大幅下滑。
到美國西海岸的話去年下半年的時候,每高柜大概是15000美元,現在的話大概是8000多美元。
上海港的14天平均海上出貨量相比上一月下降了20%以上。
這不是直線下降;更像是過山車。
在前10天,集裝箱數量下降31%。此后交易量反彈了大約一半,然后又下降了16%。
同時,由于美國和歐洲的通脹不斷升溫,民眾物價壓力較大。這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海外的消費需求。
運價有望反彈
雖然運價在下跌,但北美港口港口堵塞情況依舊存在,歐洲因戰爭問題港口情況也不容樂觀。
分析人士認為,上海逐漸進入復工階段,5月起集運貨量有望急速升溫,預計將推動運價反彈。
而且COSCO、ONE、長榮、陽明、HMM等船公司都已經宣布5月將再調漲亞洲到美國的綜合費率附加費(GRI),每FEU運價平均加收1000-2000美元不等,約為運價的10-20%,估計運價將在五一長假后明顯上漲。
高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