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本文由「1+2」紅矮星爆室出品,著作權歸妙優車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在妙爺小的時候,曾經有一個夢想。那就是駕駛一臺GT型的跑車,闖遍中國的大江南北。而時至今日,妙爺的這個夢想依然沒能實現。不過,妙爺曾經喜愛
本文由「1+2」紅矮星爆室出品,著作權歸妙優車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在妙爺小的時候,曾經有一個夢想。那就是駕駛一臺GT型的跑車,闖遍中國的大江南北。而時至今日,妙爺的這個夢想依然沒能實現。不過,妙爺曾經喜愛并且熱愛到發狂的跑車們,已經全都老去了。這恰恰與目前很多老爺車收藏者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非常貼合,「不是我喜歡玩老車,而是我喜歡的車都老了」。
基于這個想法,今天妙爺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很有意思的選題,那就是在同級別、同國別車型當中,找到4臺競爭力一直都非常強的跑車來做一個橫向對比。不過現在咱中國老百姓越來越富有了,市售的跑車隨處可見,相關的評測文章頻頻見諸各大媒體,想要做得非常精彩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為此,妙爺找的這4款跑車都極具劃時代的意義,深入人心那是必須的,它們就是曾經紅極一時的「日系四大天王」。
相信很多朋友看到這張圖的第一反應,便是張開嘴并發出「哦」的感嘆,秒懂妙爺所說的都是誰們了。沒錯,他們就是Honda NSX、Mazda RX-7、Mitsubishi 3000GT以及Toyota Supra??催^《頭文字D》的肯定對這些車款有印象,當年家里墻上張貼的海報中也少不了它們的身影,更是眾多性能車愛好者聊天時的必備話題。
說到這估計很多朋友就要發問了,車是經典,可我們也沒真正見過呀,買不到談何對比?!嘿嘿,妙爺的優勢來了,當年有幸開過這四臺車。雖然只是短途的試駕,但妙爺的感慨還是頗多的,接下來就跟大家一起分享分享它們的優缺點!
No.1 本田NSX(Honda NSX)
品牌淵源
本田NSX在北美和中國香港的叫法是「Acura NSX」,由于外觀的設計與歐洲非常接軌,導致一時被稱為「東洋法拉利」。NSX采用了中置發動機、后輪驅動布局以及全鋁車身和底盤,這種設計布局讓這臺車更加輕量化的同時配重也非常好。
時至今日,這款NSX的外觀依舊不過時。因為要知道,在當初那個年代里,基于后置發動機的跑車,能為其設計一條腰線直接延伸到進氣口的車型還是比較少的。在尾燈部分,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非??苹玫囊惑w線條式的大燈,這種設計在當年日系車當中還是很時尚的,而后尾燈上方的擾流板為這臺車的尾部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內飾方面,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由MOMO代工生產的三幅方向盤,并且搭配了來自Recaro的賽車桶形座椅,讓整個車內的戰斗氣息十足。但座椅只能進行前后的長度調節,無法對腰部姿態做調整,這樣長時間駕駛時會對腰部產生一定影響,不過這也恰恰說明了當時本田對于旗下性能車型的定位非常的「激進」。
駕駛感受
妙爺駕駛的是1998款美規的NSX,它的配置并沒有日規NSX-R那般激進,取而代之的是真皮方向盤以及相對柔軟的真皮座椅。不過值得稱贊的是,雖然座椅并非賽車設定,但是包裹性并不會輸給現在很多的市售車型。開起來以后,這款車的路感十分清晰,轉動方向盤之后所傳達回來的指向性也相對精準。這臺車使用了代號「C30A」的V6型發動機,可爆發出216千瓦的最大功率和304 ?!っ椎淖畲笈ぞ亍.斈阈枰奔铀俚臅r候,它反饋非常直接,并且得益于5速手動變速箱,可以讓駕駛者體驗到更運動的感受。NSX的設定更偏向賽道化,不過這款車并不完美,采用了鋁質車身及底盤,導致其車體過大,使其在過彎的時候反應有那么一丟丟的遲鈍。
很多朋友可能并不知道NSX這三個字母的來歷,其實NSX代表的是,「New Sports eXperimental」(直譯為:新的運動實驗)。由此可見,本田對于NSX的定位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在第一臺NSX落地的15年后,本田于2005年結束了對NSX的生產。最后一臺于9月份誕生于歐洲市場,12月在北美上市。
No.2 馬自達RX-7(Mazda RX-7)
品牌淵源
從1967年日本東洋工業將轉子發動機搭載至馬自達車型上開始,轉子引擎的時代才正式拉開帷幕。直到后來誕生出一款名為RX-7的高性能跑車,轉子引擎正式進入最巔峰狀態。很多人認識RX-7都是源自由周杰倫主演的電影《頭文字D》,片中由陳冠希飾演的「高橋涼介」所駕駛的RX-7橫掃日本各個知名的山路。而RX-7也成了馬自達旗下一款讓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性能車。
從側面看RX-7的外觀設計,缺少了作為一款天王級跑車該有的霸氣,更多的是骨子里透著一股柔軟。在車門位置,RX7將拉手設計在側玻璃旁邊,這樣的做法可以讓車輛的風阻更小。車尾部分,RX-7也采用了一體線條式的尾燈,與NSX不同的是,馬自達將后尾燈部分做了熏黑處理,使得車輛看起來非常具有未來科技感。在后尾唇部分,RX-7做了一個上揚的設計,這樣可以配合后行李箱上方的擾流板在車尾部形成一個真空區,增加高速行駛的下壓力。
內飾方面,RX7為駕駛者提供了一只由Nardi代工的三幅真皮方向盤,并且做了打孔處理,使得握感更好。在儀表臺部分,直接映入眼簾的是一個9000轉封頂的白色轉速表,在旁邊還有一個轉子的LOGO,這也許是想時刻提醒駕駛者,你正在駕駛一臺搭載有轉子發動機的車輛。座椅同樣來自于Recaro代工的賽車桶椅,從造型上看,座椅提供了一個簡單的腰部支撐,可以讓駕駛者坐起來相對舒服一些。但由于車輛設定問題,整個車內空間會顯得非常狹窄,如果進行長途駕駛的話,會感到有些不友善。
駕駛感受
在試駕這臺車之前,妙爺實際上還是做了一些功課的。比如說從網上找到一些例如土屋圭市、佐藤琢磨等知名賽車手對于這臺車的講解視頻,并且分析這輛車的特點??烧娴娜ヱ{駛它,妙爺發現之前準備的功課全變成了無用功,它的馬力非常非常大,由于當年日本實施了一項細則「最大馬力不可超過280hp」,所以這臺車的動力輸出鎖定在了276hp以及330?!っ椎呐ぞ剌敵觥τ谶@么一臺車來說,一腳油門踩到底,妙爺瞬間感受到了后輪突然打破抓地力而造成的空轉,確實很刺激。不過在妙爺坐進車內的那一刻起,妙爺就對這臺車的車內空間徹底失望了,后排空間非常狹窄,目測也就可以放置兩個成人用的背包。那么也就是說,這臺車的后排僅僅只能作為平日里儲存一些簡單物品的臨時位置了。
No.3 三菱3000GT(Mitsubishi 3000GT VR4)
品牌淵源
研發生產之初,3000GT便是為了替補三菱猛將「戈藍」退出拉力賽場的空缺打造的,最后有兩款非常具有運動氣息的三菱EVO以及3000GT VR4車型問世。其中,EVO代替戈藍繼續征戰WRC等國際知名拉力賽事,而繼承了戈藍VR4血統的,就是日系四大天王中最早隕落的3000GT。
其實3000GT的外觀給人的第一感覺是,這臺車真的好大,非常寬并且很長的車身,給人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并且在大燈位置,還做了一個「跳燈」式的設計,這讓這臺車看起來非常的矮。實際上,這種設計語言是結合了當時美國GT型跑車的理念,再加上歐系性能跑車的一些流線型設計,以及國際上流行的趨勢,可謂是集百家之長于一身的日系跑車。
駕駛感受
妙爺試駕的版本是國內少有正規手續的1995款3000GT VR4,它擁有一顆3.0升雙渦輪增壓發動機以及5速手動變速箱,傳動形式為全時四驅,0-100公里加速達到5.2秒的時間。坐進車內后,首先它的座椅很軟,很舒服,并且空間很大。并且,3000GT配備了雙安全氣囊、帶液晶顯示器的自動空調、電動座椅、定速巡航系統、6碟CD立體聲音響等等舒適配置,這相比RX-7以及NSX來說,優勢絕對是壓倒性的。
試駕地點是一段封閉的山路,在那里,妙爺對VR4的性能極限做了一個挑戰。經過20多分鐘的駕駛后,妙爺感覺它并不是一臺適合極限駕駛的跑車,雖然它配有4WS后輪轉向、電子控制懸架等科技配置,但由于車輛本身重量再加上馬力并不是很大,所以它在過彎和出彎的時候,加速能力并不是很好。作為四大天王中唯一的四驅車,也許它真的只適合城市駕駛,賽道對它而言并不適合。而基于舒適的座椅、更高的配置,安逸的周末旅行才是這臺GT車型適用的場合吧。
No.4 豐田Supra(Toyota Supra)
品牌淵源
1993年的春天,豐田推出了自己旗下的第4代Supra跑車,設計理念延續了上一代Supra的美式風格。比較長的車頭設計加上突出的肌肉線條,讓這臺車非常具有力量感。車身寬度比上一代車型增加了120mm,讓這臺車看起來更加強壯。
Supra的車身側面沒有過多的裝飾,顯得非常整潔,但這恰恰成了它側面的流線型效果點睛之筆。非常粗壯的五福輪轂讓車側面也非常具有力量感,并且配有尺寸較大的輪轂,讓車輛的抓地力提升了一個等級。
內飾配色干凈利落,并且座椅的軟硬度恰到好處。在方向盤旁邊,是一個類似于飛機或是電影中飛船的駕駛艙設計。這種大膽的設計理念雖然很時尚,但也完全沒有考慮到副駕駛乘客的感受,這更像是專門為駕駛者所設計的工作臺。
后排座椅的設計看起來非常柔軟,像是一個充氣的枕頭。而實際上,為了保證后排乘客的身體可以得到一定的穩固,座椅旁邊的填充是比較多的,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座椅不會輕易變形。
駕駛感受
對于這款車,妙爺只能用「暴力」兩個字來形容它。它是四大天王當中,直線加速最快的車型,得益于2JZ-GTE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加持,使得Supra擁有了一個280馬力的動力輸出值。而妙爺駕駛的這款Supra動力是經過一定改裝強化的,所以它擁有一個500馬力的輸出。在駕駛之前,妙爺特意咨詢了一下這臺車的改造難度,車主對妙爺說,「并不難,很輕易就達到了這個馬力值」。
對此妙爺是懷疑的,然而在賽道上經過了幾圈的駕駛之后,妙爺發現,這臺車的加速太過于暴力,因為G值迅速的改變使妙爺的胃有些不太舒服。不過在過彎的時候,這臺車的車尾部開始不安分起來,甚至有些難以駕馭,這也就印證了坊間所流傳的那句「直線王,彎道亡」,可見它的底盤設定確實有些不太理想。
妙爺總結
以上四款車是妙爺曾經的夢想,相信也是很多人的夢想,但是這些夢想目前還存留在咱們電腦的硬盤里,因為在國內如果想獲得這樣一款車實在很難,老款的收藏價值并不會比最新款的車價低很多。如果非要選一款車的話,妙爺更親睞RX-7這樣有穩健且不失靈活的底盤設定車型。大馬力顯然不適合我。那么,假如可以穿越時空回到過去那個年代,你會選擇哪款車型呢?
王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