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現如今,天氣比較寒冷,氣溫比較低,病毒和細菌相對來說較為活躍,所以在這個季節里是比較容易生病的,尤其是感冒、發燒這類常見小毛病,更是高發生率。有不少人在去醫院看病的時候,醫生總是先安排患者檢查一下血常規。雖然說血常規的檢查費用不高,但是畢竟
現如今,天氣比較寒冷,氣溫比較低,病毒和細菌相對來說較為活躍,所以在這個季節里是比較容易生病的,尤其是感冒、發燒這類常見小毛病,更是高發生率。
有不少人在去醫院看病的時候,醫生總是先安排患者檢查一下血常規。雖然說血常規的檢查費用不高,但是畢竟得抽自己的血去化驗,有不少人存在著抵觸心理,質疑這項檢查的必要性。
為什么一去看病,總是免不了檢查血常規?讓我們一探究竟。
為什么看病常要先查血常規?
血常規檢查,系指通過觀察體內血細胞的數量變化及形態分布,進而判斷血液的實時狀況,以輔助一些相關疾病的診斷。
之所以去醫院看病,醫生會叫患者先查血常規,是因為檢測中很多項具體指標都是一些敏感指標,它們對于人體內的許多病理改變都具有一定的敏感反應。尤其像白細胞計數、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以及血小板,是臨床中相當具參考價值的數值。血液遍布人體上下,所以檢查血液能夠更為方便且全方位地掌握身體的變化情況。
血常規檢查的指標是哪些?
1、 紅細胞系統
紅細胞系統是常規檢查中的重要系統,包括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紅細胞,它們最主要的功能是幫助人體各個組織及器官運送氧氣。
紅細胞計數是指一個單位體積血液中所包含紅細胞的數目,成人男性正常參考范圍是(4.0~5.5)×1012/L,成人女性正常參考范圍是(3.5~5.0)×1012/L。
血紅蛋白則是紅細胞的主要組成部分,男性正常參考范圍是120~160g/L,女性正常參考范圍是110~150g/L。
2、 白細胞系統
白細胞在體內起著防衛作用,當外來病菌侵襲機體時,人體會有炎癥反應,這時白細胞會不斷地奮起反抗,一直到把病菌都殺滅,所以這個時候白細胞會相應增高。
正常白細胞計數,成人參考范圍是(4.0~10.0)×10?/L。除了白細胞計數之外,指標還有白細胞分類計數,指的是不同類型白細胞分別計數,并計算及百分比。
3、 血小板系統
血小板最為重要的功能就是凝血止血,能促進傷口的逐步愈合。
血小板計數正常參考范圍是(100~300)×10?/L。血小板計數增高,經常會見于患者的急性大失血以及溶血后的急性感染,還有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癥、某些惡性腫瘤的病發早期等等;血小板計數降低,則很有可能是人骨髓造血功能被損傷、血小板破壞過多或者血小板消耗過多。
血常規能夠檢查出什么疾病?
看到這里,相信不少人都會想問,所以血常規一般能夠幫助醫生判斷什么疾病?具體檢查指標對應又是如何變化的?
1、 貧血性疾病
血常規報告表中,觀察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指標,可以基本確定人體是不是正處在貧血的情況。如果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濃度含量比較低,血細胞總數小于標準值,就可以被確診為貧血。
2、 感染性疾病
當出現病毒或者細菌感染的時候,血常規報告紙上的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數值都會是異常的。
單核細胞出現上升的狀況,說明被檢查者出現了細菌性感染;網織紅細胞(及尚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發生上升的狀況,說明被檢查者出現了病毒性感染。
3、 血液科疾病
血常規檢查還能成為血液科相關疾病的診斷依據,尤其是像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等數值,可以輔助醫生去初步篩查血液病。
家醫君寄語
當然,血常規在幾乎所有醫院科室都有應用,并不局限于以上3種疾病。血常規是臨床很重要的一項檢查方法,大大小小的疾病都可以通過血常規有所反映。所以再去醫院看病時,不要再質疑醫生了,建議先做血常規,這都是有道理的。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李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