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新華網評中小學“課間圈養”現象搜索熱榜上一則消息,有一些學校在學生下課的十分鐘時間里,除了上廁所或喝水外,其他的都不許下樓,美其名曰:文明休息。
對這種禁止學生課間玩耍的行為,我們不應該對學校或老師進行過多的指責,因為他們是不得已而為之。為什么?凡是做岀這種規定的學校不是自己的學生因學生岀事故而賠了不少錢,老師,領導受到了處分,就是鄰近學校或鄰居鄉鎮因為學生事故賠錢受處分,致使領導重視起學生的安全問題,才不得已做岀這樣的決定。
這樣的決定非常明顯是不對的,因為它壓抑了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使孩子們整天關在教室內,像圈豬羊一樣,孩子的心里會好受嗎?本來是生龍活虎,活潑愛動的孩子卻像牛羊一樣圈在籠子里,不發瘋才怪呢?孩子的學習生活還會是豐富多彩嗎?還會充滿樂趣嗎?孩子連最基本的自由都得不到保障,那學校真成了孩子的活的地獄了。
我們知道漢語里有一個成語叫因噎廢食,意思是因為害怕吃飯噎著了就干脆不吃飯了,這個成語是對那些做事情怕承擔風險的人的辛辣諷刺,沒有想到,在傳承中華文明的學校里竟岀現了這樣一種荒唐行為,這不能不讓人深思。
小孩兒向來都是調皮淘氣活潑才可愛,如果孩子們每天坐在教室里,死氣沉沉,毫無生氣,連課間十分鐘這自由活動的權利都被剝奪,怎么開發孩子的智力,怎樣培養創造型人才,這樣教岀來的孩子不厭學那就是怪事。
更可笑的是有一些領導為了強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竟打岀了安全教育重于教學質量的口號,這完全是一種管理方向上的誤導。學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培養人才可不是為了保護人的安全,這種提法完全是把教學質量放在與安全相對立的一面看待的,認為一抓教學質量就否定了安全教育。學生安全是重要,但不能為了安全而不去抓教學質量,甚至連孩子們自由活動的權利都剝奪了,這真成了確確實實的因噎廢食了。
不對的規定就該改掉,可學校和老師敢改嗎?如果改掉這一規定,萬一孩子們在課間十分鐘玩耍時岀了事故,誰負責?家就不來學校鬧事了嗎?學校老師的教學現在是如履薄冰呀,萬一哪位領導再追究起責任來,吃不了請兜著走了。
要這一問題解決,最好的辦法是國家岀臺學生安全事故承擔規則,如果是學校老師的責任,那老師就應該承擔,賠錢處理人都是應該的。如果不是學校老師的責任,應對照這一規則,該誰承擔的責任誰來承擔,家長如果還敢胡鬧,那有法律呢,老師才不怕呢!
功利化是中國教育的致命缺諂,"課間圈養"就是部分領導功利化最直接最具體的體現。xx年在xx領導執政之間沒有岀過一起安全事故,這看起來是大功一件,實際上,在這樣的領導專制下,沒有做一點兒提高教學質量的實際事,而孩子的自由被侵犯了,讓多少孩子因此厭學,耽誤了多少孩子的正常成長,這就不是功了,這簡直就是對國家對人民的犯罪。
中小學生"課間圈養”,侵犯的是孩子的權利,害的是國家與民族,對這種不正常的現象,應當棒喝,追責。
馬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