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美國總統拜登4月14號下午說,美國軍隊會在今年9月11號之前離開阿富汗,一個人也不留的那種。
這次拜登是認真的,他跟前任特朗普可不一樣,在他發布這則消息之前,跟內閣部長尤其是國防部打過招呼,還派了國務卿和國防部長去了一趟歐洲,召集北約成員國就此開會討論,會上一致通過了甩掉阿富汗這個包袱的決議,會后各成員國有一種想要彈冠相慶的沖動。
所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當天晚上也宣布說,北約會從5月1號開始撤軍,和美國一樣在9月11號之前撤完,一個人也不留的那種。
到今年9月11號,阿富汗反恐戰爭就打滿20年了, 在人類近代史上,能拖上20年的戰爭寥寥無幾,它注定進入史冊,這場戰爭經歷了4位美國總統,也陪著我們很多人從青春步入中年。
聽到撤軍消息的時候,身在偏遠山區的塔利班們可以辦一場宴會了,他們簡陋的餐桌上會有金黃色的馕餅和蜂蜜,還有加了方糖的紅茶,以及香味四溢的阿富汗烤肉,情緒到了必須朝天開上幾槍當做煙花。
塔利班組織成員
在宣布這個消息之前,拜登和他的幕僚們一定糾結過,美軍離開后阿富汗可能要陷入內亂,會有人指責美軍不負責任,會有人笑話美國人像當年蘇聯人那樣頹廢地離開,會有人添油加醋地分析美國中東戰略的失敗。
現在顧不了這么多了,拜登自己在社交媒體上解釋說,當年去阿富汗是為了反恐,但是為這事在那邊待上20年也是夠夠的了,以后我們要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還有比打擊恐怖主義保護美國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更重要的事嗎?當然有。
2009年7月份,奧巴馬打發國務卿希拉里在東盟會議上提出了“重返亞太”戰略;2012年6月份,奧巴馬打發國防部長帕內塔在香格里拉對話中提出了“亞太再平衡”戰略;2017年下旬,特朗普在亞洲出差的時候,提到了“印太戰略”,并在2018年的《國防戰略白皮書》終于把話挑明,說最威脅美國的不再是恐怖主義,而是國家間的競爭,尤其是來自中國的挑戰。
拜登雖然嫌棄特朗普的很多東西,但是這項政治遺產他雙手接過來了,對特朗普定下的5月1日撤軍計劃也照常推進,他只不過挑了9月11號這個更有儀式感的日子。
拜登說要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就差直接說要把精力放在應對中國的崛起上。這種應對不是正面沖突,而是合縱連橫,是挑撥中歐關系和俄歐關系,是在東亞和南亞制造麻煩,是把任何小事件炒作成大新聞。
所以阿富汗就被他無情地拋棄了,一同拋棄的還有他們推動了20年的阿富汗民主進程。聽到拜登宣布撤軍的消息時,塔利班在慶祝,而阿富汗政府在哭泣,總統加尼會在地上鋪一條毯子,面朝西方跪好,磕上若干個頭以后,淚眼迷蒙地問真主:我,還有機會嗎?
機會應該是沒有了,因為主動權在塔利班手里。
繳械投降的塔利班成員
塔利班的創始人奧馬爾是一名宗教學校的校長,偶爾也去清真寺主持活動,他靠教年輕人朗誦經文討生活,收入并不是學生們的學費,而是各種有錢人的資助。
但是奧馬爾并不是科班出身的學者,他瞎了一只眼睛,這嚴重影響了他的教學工作。奧馬爾的那只眼睛是被彈片戳瞎的,那時候他是一名拿著步槍跟俄國人對射的戰士,戰士們厭惡俄國人的入侵,當時的卡爾邁勒政府是俄國人的傀儡,就好像現在的加尼政府是美國人的傀儡。
對于打仗那門手藝,奧馬爾也不是自學成才,他們是去巴基斯坦那邊的技校里學的,那里開設一系列課程,教各種武器的操作,教各種土炸彈的制作,包教包會還不收學雜費,培訓教師來自美國,學成之后就可以領一把槍上前線了。
俄國人1979年進入阿富汗扶持了卡爾邁勒,1989年一個不剩地離開了阿富汗,丟下一地銹跡斑斑的坦克。俄國人走后,奧馬爾解甲歸田教教學生順便做阿訇,可是阿富汗并沒有太平,而是陷入了軍閥混戰,奧馬爾日子沒辦法過就帶著學生們起義,組建了“塔利班”。
塔利班成員雖然其貌不揚,但是戰斗力相當給力,這不是因為那幫學生們會打仗,而是當年打俄國人的老兵們陸續加入了塔利班。過去這20年來,作為老師的美軍沒少吃自己這幫學生帶來的苦,現在的阿富汗政府軍也不是塔利班的對手。
經過幾年的南征北討,塔利班于1995年殺入首都喀布爾,升職加薪走上了組織的巔峰,他們建立了“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開始摸著石頭過苦日子,當2001年美國人帶著炸彈殺進阿富汗的時候,塔利班已經摸索了6年。
美國和北約部隊摧毀塔利班政權只花了兩個多月,但是重建阿富汗卻花了20年,而且20年依然沒能建立起來,看不到盡頭的投入讓4位美國總統都很厭惡,尤其是離開白宮尚不足半年的特朗普,提到阿富汗他就很抓狂。
根據有關報告統計,一名駐阿富汗美軍的年開銷高達210萬美元,駐扎1萬人一年就得210億美元;還有統計數據說,美國從2001年到現在單純給阿富汗政府的各種款項已經超過了1320億美元,大名鼎鼎的馬歇爾計劃的總花費換算到今天的面額,也不超過1300億美元。
阿富汗政府軍在接受訓練
可是馬歇爾計劃4年就讓歐洲復蘇了,但是阿富汗并沒有多少起色,戰亂、貧困、死亡、毒品一樣沒少,美國人一手帶大的阿富汗政府拿了那么多錢,學美國選了4次總統,請美國的講師帶他們的部隊,可是20年來控制的國土面積還不到一半。
2020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29%的阿富汗人認為國家將來還有點盼頭,將近90%的調查者痛斥阿富汗政府腐敗透頂,超過40%的受訪者害怕邂逅政府軍和警察,這種避之不及的感覺超過了遇上塔利班成員。
作為一個職業生意人,特朗普對賺錢的難度有刻骨銘心的認識,那些糟糕的數據讓他心如刀絞,所以每次提到阿富汗那攤子事他就極度厭惡,他丟下苦苦哀求的阿富汗政府和反復勸他的部長們,直接和塔利班談判,從2018年一直談到2020年,終于簽下了《美國-塔利班和平協議》,并強勢地定下了2021年5月1日這個最后的撤軍日期。
原本這是特朗普的政績,現在被拜登宣布出來炒成了全球大新聞,特朗普卻連一個替自己辯解的地方都沒有,他很想弄清楚一個問題:美國人民知道這一切是他的功勞嗎?
當美國和它的北約盟友離開后,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會如何分配權力呢?
主動權其實在塔利班手上,塔利班可是要重新回到喀布爾的,它會把“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更名為“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在全國進行一場改朝換代的變化,如果態度友好地接受這一點,加尼政府的官員們可以回家放羊,或者在基層單位謀個閑職安度晚年。
如果放不下那20年的民主成果,可能會有一場并不激烈也并不持久的內戰,戰爭的結果是現在的阿富汗政府被推翻,加尼和他的部長們要么為國捐軀,要么流亡海外,在各種來路不明的資助下聲討塔利班,期待著卷土重來再次回喀布爾做統治者。
阿富汗現任總統加尼
屆時阿富汗大概會變成一個純粹的伊斯蘭宗教國家,酒館和影院要關門上鎖,婦女得穿上黑色的長袍,連頭發也不能漏出來,她們不能單獨出門,她們幾乎不能上學和工作,只能在家里生娃帶娃做家務,像個失去自由的仆人;有人偷東西會被砍手砍腳,未婚同居會被石頭砸死,褻瀆了神靈會被砍頭,態度決絕的異教徒會被推下懸崖。
這是我們無法接受的野蠻和倒退,但是他們能從經文里找到出處。
如果這一切真的發生了,那是阿富汗這個悲慘國家的宿命,文明和進步的過程中難免伴隨著倒退和反復。阿富汗人一直在反對壓迫和奴役,他們熬走了蘇聯人也熬走了美國人,他們也能熬到塔利班發生變化,畢竟發源地沙特都在改革和進步,塔利班總是要順應趨勢的,如果它不想被再次趕到山里的話。
了解更多張陽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