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結婚是一個人一生之中最重要的大事,它是把兩個家庭聯系在一起的紐帶。自古以來,關于結婚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彩禮。近日,一份關于彩禮的統計又在網上流傳:太原彩禮平均14.39萬,排名全省第二。而根據另一張網傳的2020全國彩禮地圖,可以看到,山西的
結婚是一個人一生之中最重要的大事,
它是把兩個家庭聯系在一起的紐帶。
自古以來,關于結婚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彩禮。
近日,一份關于彩禮的統計又在網上流傳:
太原彩禮平均14.39萬,排名全省第二。
而根據另一張網傳的2020全國彩禮地圖,
可以看到,山西的平均彩禮也在8萬到16萬之間。
于是,我們懷著好奇心采訪了一些市民,
聽聽他們對彩禮這些事兒怎么說?
視頻加載中...
彩禮給多少才算吉利?
愛情面前,彩禮如此俗氣,
但一旦步入婚姻,
再俗氣的問題還是要被搬上臺面。
在我國,一般而言彩禮錢都在10萬—15萬左右,
而有些地區需要房子車子的可能會達到百萬!
彩禮的多少并不是固定的,
一般會根據家庭情況和當地習俗而定,
很多時候也是為了取一個好的寓意。
比如16.8萬,18.8萬等這種數目,
大家都知道是圖個吉利,
但是像一動不動、三斤三兩這種詞,
不聽大爺大媽解釋,是真不懂什么意思!
1.萬紫千紅一片綠:
指1000張5元人民幣+1000張百元人民幣+一大片50元人民幣,算下來至少得15萬。
2.三斤三兩:
指3斤100元紙幣+3兩50元紙幣。
3.一動不動:
動指汽車,不動指婚房,婚車和婚房都必須是全額付款。
4.掌上明珠:
指50001元彩禮。
5.三家一起發:
指彩禮31800元。
6.萬無一失的彩禮寓意:
指彩禮錢15010元。
7.萬里挑一:
指10001元彩禮。
所以,彩禮要多少才合適呢?
除了考慮各地不一的習俗,
還要具體考慮各自家庭情況,量力而行。
有錢的可以多給點,沒錢就少拿一點。
彩禮代表誠意,誠意到了就可以。
如果彩禮和虛榮掛上鉤,
那就會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彩禮是民俗還是陋習?
從上圖可以看出,大家的分歧還是挺大的,
彩禮又稱聘禮、納彩,
是我國從千年前沿襲至今的一種婚姻習俗。
彩禮作為一種民俗被保留下來,很正常,
但有時候重視過度、濫用過度了,
這習俗就成了愛情的攔路虎。
所以在“彩禮”面前,
贊同的和反對的都各有各的說法,
網友們各執己見,誰也不服誰。
一方認為,
彩禮就是一種陋習。
另一方則認為,
沒有物質的愛情就是一盤散沙。
每個人都渴望愛情,但現實中,
也必須面對戶口、彩禮、房子和車子的問題。
多少恩愛的小年輕卡在彩禮這臨門一腳上,
多少生活了很久的小夫妻還在為這事鬧別扭。
這不,為了處理這些矛盾,
新的《民法典》2021年1月1日也要上線了!
新法規定,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可以要求對方返還彩禮。
至于網上盛傳的彩禮不能超過10萬,
主要是某些地方政府自己規定的,
國家并沒有下達相關文件,
國家只是規定了不能索要天價彩禮。
彩禮和陪嫁怎么才合適?
如果婚姻習俗單純只有彩禮,沒有陪嫁,
那么這對女方來說是非常不公平,
女人將會被當做是一件買賣的商品。
可見,老祖宗在提出“彩禮”概念的同時,
又提出“陪嫁”概念,是非常周到的。
現在很多地區風俗不一樣,
陪嫁給不給、給多少是女方的事,
但是要了高額彩禮卻沒有一分陪嫁,
這也于理不合,太過刁難。
彩禮有“婚姻保證金”的意義,
嫁妝能讓女人出嫁之后更有安全感。
但歸根結底的意義還是,
這都是給新人準備的“第一桶金”。
婚姻是男女雙方達成一致的共同決定,
彩禮或者嫁妝都不是婚姻的目的,
婚后的幸福才是婚姻的真正目的。
能多體諒些就多體諒些,
避免舍本逐末,讓自己錯失美好。
陳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