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二戰結束后,澳大利亞成為僅次于美國和英國的第三大海上強國。英國為了拉攏這個“兄弟”防止他親美,竟將自己家的航母“威嚴”號進行超強改裝后以極低的價格賣給了澳大利亞。1949年,改裝后的“威嚴”號航母正式更名為“墨爾本”號,入住新家澳大利亞。但
二戰結束后,澳大利亞成為僅次于美國和英國的第三大海上強國。
英國為了拉攏這個“兄弟”防止他親美,竟將自己家的航母“威嚴”號進行超強改裝后以極低的價格賣給了澳大利亞。1949年,改裝后的“威嚴”號航母正式更名為“墨爾本”號,入住新家澳大利亞。
但可笑的是,澳大利亞以為賺了大便宜的寶貝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卻不懂事地頻頻闖禍。讓所有人聽到“墨爾本”號都紛紛想要遠離。
更加令人感到疑惑的是,一度被澳大利亞稱為降臨了“厄運之神”的“墨爾本”號,竟在1984年被中國以3000萬美軍收入了囊中。
澳大利亞對于中國慷慨買下一艘他們的廢船高興地合不攏嘴,和西方其他各國一起以“真是沒見過什么好東西”來嘲笑中國。
可中國打開艙門后,西方國家氣到臉都綠了,但是卻為時已晚......
“墨爾本”號為何在澳大利亞讓人避之不及?中國購入以后,打開其艙門以后又發現了什么,令西方懊悔不已呢?
中國為何購買“墨爾本”號
航母對于一個國家的意義不僅僅是國力的象征,更是不可或缺的武裝力量。
在二戰中,美國正是因為瘋狂地建造航母,軍事實力爆發式的增長,直接奠定了其世界大國的身份。
作為中立國的澳大利亞原本不想參與戰爭,卻遭到日軍的突然襲擊,大肆掠殺了澳大利亞四萬多名士兵,這讓澳大利亞幡然醒悟,自己不打別人,不代表別人不會來攻擊自己。
于是澳大利亞痛定思痛:一定要建造屬于自己的航空母艦。
可當時的澳大利亞也并沒有建造航母的技術,于是想了個走捷徑的法子,與英國簽訂了共同防御條約。自己建不出來,有人可以,那我就與其結盟。
而英國為了表達對澳大利亞的友好,防止他親美,便親手奉上澳大利亞夢寐以求的航母來示好,這便是之后的“墨爾本”號。
當然禮尚往來,澳大利亞也購買了英國許多裝備用于自己的軍隊上面。種種事件足以顯示出航母在一眾大國面前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些事情當時的新中國看在眼里,記在心中。可建國初期,國內經濟不景氣的現實讓國家領導人望而卻步,對于研制航母所需花費200多個億的費用實在是承擔不起。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又總是進行無所畏懼的挑釁和示威,還實行技術封鎖,中國本身依靠自己來完成建造,屬實是天方夜譚。但中國也需要提高速度加快發展海軍實力,這樣才能在一眾大國面前站穩腳跟并且防患于未然。
正好趕上澳大利亞低價出售從英國購買的“墨爾本”號,在經濟壓力和技術限制之下,我國決定花錢購買這艘航母。
澳大利亞為何要賣“墨爾本”號
讓澳大利亞產生放棄“墨爾本”號的決心,無疑是來源于“墨爾本”號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神奇操作。
1979年,原本在大西洋上正常行駛的“墨爾本”號,毫無征兆地燃起熊熊大火,這種自焚的狀況讓一眾士兵摸不清楚頭腦,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這艘不能稱之為調皮的航母,又出了新的幺蛾子,內部鍋爐爆炸了......
一些士兵來不及躲避,直接被燙傷,大家對這一突發狀況顯得束手無策,引得帶領這些士兵的長官大發雷霆:“這是什么破航母!”這邊還沒處理好,外部又出了問題。
澳大利亞剛把最新型的雷達系統的重要部分“雷達罩”裝到“墨爾本”號頂部支架上,突然脫落,眼睜睜看著它掉落到大海中,澳大利亞海軍無奈又感到莫名其妙,只能趕緊下海去撈,可是茫茫大海,如何打撈?
折騰了一天,除了一些垃圾和海草,啥都沒有撈上來,這讓澳大利亞海軍對這個“墨爾本”號徹底失望了。
其實也不能怪澳大利亞海軍就這樣放棄這艘他們本視為珍寶的“墨爾本”號,因為在此之前,這艘航母早已“臭名遠播”,這次事件發生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罷了。
最初澳大利亞海軍迎來“墨爾本”號時還是激動不已的,紛紛上來參觀撫摸,覺得這個龐然大物給足了他們安全感,他們對待“墨爾本”號,宛如對待自己的孩子一般,把最好的技術和裝備都裝在了上面,期待著它帶領澳大利亞揚帆起航。
可不曾想,它的作戰能力沒有看到,還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災難。
早在1957年10月28日,“墨爾本”號到達澳大利亞一年后的這天,海軍人員正駕駛著它在阿德萊德港行駛,突然與“藍卡”號相撞,“藍卡”號也是澳大利亞本土戰艦,看到自家戰艦相撞,這讓澳大利亞海軍心疼不已,趕緊派人做了一次全身體檢。
檢查過后,都只是一些“小傷”,無傷大雅才放下心來,可這僅僅是噩夢的開始。
1964年2月,悲劇再次發生,“墨爾本”號竟然與自己編隊的護駕戰艦“航海者”驅逐艦發生了相撞。諾大的航母居然撞向了驅逐艦的中間部位,后果就是“航海者”被攔腰截斷,艦上的82名官兵死亡。
澳大利亞海軍調查結果給出:由于“航海者”驅逐艦艦長失職,偏航進入了航母航道,才讓本作為護衛艦的“航海者”一分為二,釀此大禍......不得不說,為了保護心頭肉“墨爾本”號,澳大利亞海軍什么理由都能給的出來。
但這次撞擊造成的人員傷亡,也是狠狠地刺痛了澳大利亞海軍的心,于是,此后“墨爾本”號便休養生息了幾年。
不過,老實幾年的“墨爾本”號之后再次重出了江湖,結果卻再次讓人大跌眼鏡,而這次事件也實實在在地又擴大了它的知名度。
當初英國贈送“墨爾本”號時,澳大利亞海軍高興地認為自己家終于有門面擔當了,自然少不了讓它出使各國進行交流。
有一次“墨爾本”號與美軍的“伊思文”號驅逐艦進行友好聯合演習,本來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但好景不長“墨爾本”號再次發瘋,攔都攔不住的往“伊思文”號上撞去,比“航海者”還慘的是,“伊思文”號當場沉沒,美國因此喪生73名海軍士兵。
這一幕的發生,讓美軍當即下達命令,停止一切聯合活動,調查事件起因。最終調查結果給出的卻是美軍的“伊思文”號艦長在演習時睡著了,導致偏航。
可終究讓人不得不產生懷疑,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說睡著就睡著了呢?著實令人不解。
美軍對面前這個“厄運之神”降臨的航母感到瑟瑟發抖,說什么都不愿意再繼續接觸,而好撞的“墨爾本”號也隨這件事情瞬間傳遍了整個西方國家。
澳大利亞此時對”墨爾本“號也產生了懷疑,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呢?從來沒有聽過哪只船艦像它一樣短短時間內,連續發生多次相撞事件的,是不是該做保養維護了呢?
澳大利亞海軍實在是沒有解決的辦法,所以只能送“墨爾本”號前往新加坡進行修理改造,結果沒想到修整完返回悉尼港時,竟又與一艘船在港口相撞了......
厄運之神似乎沒打算放棄控制“墨爾本”號,接下來的目標不再是人少的船只了,而是一艘客輪。客輪上有著大量乘客,這讓澳大利亞海軍慌得不行。不過,好在“墨爾本”號產生的撞擊不算特別嚴重,也是不幸中的萬幸,沒有人員死亡。而僅僅兩年后,“墨爾本”號竟又在老地方悉尼港與一日本貨船相撞,日本貨船上的貨物大部分掉入海中,“墨爾本”號也受到了一些損傷。
澳大利亞人終于坐不住了,開始大改“墨爾本”號,將它的電子作戰系統全部更新換掉,這讓澳大利亞海軍一度認為“墨爾本”號成為了一艘戰斗力超強的戰艦。
但治標不治本,“墨爾本”號依舊逃脫命運的“詛咒”,闖禍的脾氣一點都沒有收斂。
從“墨爾本”號到達澳大利亞進行工作的幾十年里,不僅沒有見到它帶來任何榮譽,反而禍事連連,那么多人因它喪生,平時都狀況不斷,如果真到了戰場上,是不是還掉頭轉向自己方向了呢?
澳大利亞海軍人員強烈吐槽,著實不敢用它上戰場。英國人也很尷尬,怎么送出去的禮物成了這個樣子?
本來十分期待的航母,不得不被擱置起來,多次的意外和賠償,讓澳大利亞政府對這個“壞家伙”討厭至極,可是付出那么多代價供養的航母就這樣退出歷史舞臺,實在是讓人心有不甘。
澳大利亞還是想要撈點成本回來,所以,最終打算把這艘航母賣出去。
可“墨爾本”號“履歷清奇”,西方國家中實在找不出一個愿意為它買單的,澳大利亞政府也沒有抱什么希望,本的是賣出去就是賺,實在賣不出去就算了的態度,結果,當時的中國突然表示愿意購買這艘航母。
為何中國買回之后,西方諸國后悔不已
這讓澳大利亞高興地忘乎所以,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一直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和武器禁運,像航母這樣大殺傷力的武器,澳大利亞想要賣給中國,得先看看美國人的意見。
美國同意這筆交易,但需要澳大利亞將“墨爾本”號上面的硬件設施全部拆除,不可留有任何武器系統。這就表明中國購買的不是一艘航母,而是一個帶了“厄運”的空殼子。
但我國依舊愿意花3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這艘形同廢鐵的“墨爾本”號,在1984年年底,購買合同敲定之后,西方媒體紛紛報道,說我國簡直是太傻了,用這么高昂的金錢買了一堆廢鐵。
但他們哪里知道,我國購買這艘航母并不是為了使用它,而是為了拆解它。我國對于航母技術儲備方面確實過于落后,能夠有機會購買一艘航母,哪怕它是世人眼中不詳的空殼子,拖回家以后拆解研究,學習航母的整體結構技術,甲板鋼材需求等等也都是值得的。
當時的中國不能通過正常的渠道獲得技術,只能東一塊西一塊地拼湊出整個航母研究技術的大概,然后在此基礎上逐漸追平甚至超越西方的先進技術。
但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這次交易,竟然還有意外之喜。
在拆解過程中,我國技術人員發現這艘航母上的蒸汽彈射器和阻攔索澳大利亞并未拆除,而這兩項技術,至少可以讓我國航母事業快速提升五年。
航母的核心戰力,就是艦載機,蒸汽彈射器讓艦載機在起飛的時候,不需要通過減少載彈量和減少載油量的方式來換取飛行的可能性。而航母阻攔索可以保證將艦載機的高速攔停,以此來保證戰機在有限長度的航母甲板上平穩落下。
我國在研究航母的整個過程中,彈射器和阻攔索技術,一直是我國需要攻克的重點項目。
這對我國來說確實是意外之喜了,而這兩大設備的發現卻讓很多冷嘲熱諷的西方國家懊悔不已。尤其是對我國一直進行技術封鎖的美國,對澳大利亞對我國出售航母卻沒有處理干凈的行為進行了深深的指責。
“墨爾本”號對于我國的價值是十分巨大的,使我國在遠洋打擊上有了質的飛躍。
時至今日,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航母并且能夠自主建造航母的國家之一,相信中國將來會擁有更多的航母,中國海軍實力也會越來越強。
王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