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為啥只要到醫院看病,醫生肯定要抽血化驗,抽血必抽血常規?一個血常規30塊,也給醫院創收不了多少錢啊?就連心臟病也要抽血常規,這是為啥?血常規和尿常規便常規被我們習慣叫作三大常規,幾乎是住院患者必須檢查的項目。血常規能看出來是不是感染發炎,那
為啥只要到醫院看病,醫生肯定要抽血化驗,抽血必抽血常規?
一個血常規30塊,也給醫院創收不了多少錢啊?就連心臟病也要抽血常規,這是為啥?
血常規和尿常規便常規被我們習慣叫作三大常規,幾乎是住院患者必須檢查的項目。血常規能看出來是不是感染發炎,那為什得了心肌梗死,腦梗死,每個病人也得抽血常規呢?
因為這個血常規雖然便宜,但這是我們最基礎的一個血液指標。首先我們通過血常規能看出有沒有貧血,還能看到血小板是否正常。因為心腦血管疾病,都會用到抗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的阿司匹林,如果有貧血或血小板降低,那就不宜使用阿司匹林,或者說使用阿司匹林會加重病情,甚至致命,所以即使是心腦血管疾病,也必須查血常規。
各種發熱,通過血常規能判斷是不是細菌感染,指導我們要不要用消炎藥。各種手術查血常規,要判斷有沒有貧血,血小板是否正常術前術后有沒有感染等等。
血常規包括幾十個項目,我們把最主要的幾個作用介紹給大家。
1、血紅蛋白,簡單說血紅蛋白低,就是貧血。血紅蛋白增高多見于缺氧、燒傷、失水、紅細胞增多;減少多見于貧血、失血等情況。
2、血小板,這個是幫助我們凝血的,血小板增多見于感染、失血、溶血、脾切除術后、血小板增多癥;而減少見于脾亢、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
3、血沉,增高見于炎癥、風濕、結核;減少見于肝損害、脫水等。
4、白細胞,這是發燒,肺感染,各種感染必須參考的指標,白細胞增多可見于感染、出血、白血病、中毒;減少則見于病毒感染、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亢等。
5、淋巴細胞,增多見于傳染病、過敏、貧血、血液病等;減少見于化療、免疫缺陷、尿毒癥等。單核巨細胞,增多見于感染、血液病、膠原病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見于過敏、寄生蟲;減少見于手術、燒傷、應用大量激素;嗜堿性粒細胞,增多見于血液病、脾切除、骨髓纖維化等。
有人會說,古代看病都不用抽血。我們也別討論,我就懟您一下,古代還沒有手機電視汽車飛機呢?古代人壽命多少,現在多少?
還會有人說中醫看病就不用抽血,我也不爭吵,這個是兩套醫學理論基礎和方法不同,但目的一樣,那就是解決問題才是關鍵。現代醫學對于很多疾病,只能通過抽血開肯定或否定,而不能靠主觀判斷。當然好中醫通過辨證論治同樣能解決問題,那問題來了,您生病了,您有權選擇醫院,選擇中醫或西醫。好像現在沒有規定大家不能看中醫或西醫吧。所以咱們討論這個沒有意義。
唯有解決問題才是關鍵,才是好醫生,才是好醫學,我管它是中醫還是西醫。
馬夕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