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CT已廣泛應用于醫學檢查,腫瘤診斷和隨訪中CT檢查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有些患者認為自身抵抗力較差,再做CT檢查會進一步傷害身體,促進腫瘤細胞擴散或轉移,所以讓眾多腫瘤患者擔憂,那他們到底能不能拍CT呢。腫瘤患者到底能不能拍CT?一般每人每年接
CT已廣泛應用于醫學檢查,腫瘤診斷和隨訪中CT檢查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有些患者認為自身抵抗力較差,再做CT檢查會進一步傷害身體,促進腫瘤細胞擴散或轉移,所以讓眾多腫瘤患者擔憂,那他們到底能不能拍CT呢。
腫瘤患者到底能不能拍CT?
一般每人每年接受CT檢查次數不能大于2次,但高危人群為能明確診斷又或是指導下一步治療,應擺平心態,積極配合醫生檢查,不能因為擔心輻射而拒絕,以免錯過最佳的診斷時機。就拿腫瘤患者舉例子,為能提高分期診斷準確性,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患者需多次做CT檢查。如做胸部低劑量螺旋CT檢查時,觀察有肺部占位,還需進一步做胸部增強CT檢查,利于明確診斷,評估腫瘤大小、所在的位置以及分布,也能了解有沒有侵犯周圍組織,是否出現淋巴結轉移,最終確定腫瘤分期分型,然后制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治療期間還需定期隨訪CT,大致判斷治療效果,知道腫瘤發展情況,及早調整治療方案,防止延誤病情,進而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腫瘤患者做CT檢查時無需糾結,腫瘤已確定會威脅生命,但輻射是不確定因素,所以做CT檢查沒有那么可怕。為能避免非檢查部位受到輻射,通常做CT檢查時需用鉛板遮擋,這樣能更好的保護患者。
腫瘤患者還可以做哪些檢查?
1、體格檢查
醫生通過視觸叩聽來診斷疾病,如觀察和觸摸乳房,那么大致了解乳腺外觀和乳頭,看看有沒有出現結節包塊,有利于及早發現乳腺癌;觸摸腹部有沒有包塊,腹部包塊常見于胰腺癌胃腸癌和肝癌等;通過直腸指診能及早發現直腸癌或前列腺癌。
2、超聲檢查
B超和彩超是常見的超聲檢查,常常用于篩查肝癌和乳腺癌以及甲狀腺癌。因為超聲檢查沒有創傷性,所以無需過于擔心。
3、內窺鏡
結腸鏡能篩查出結腸癌和直腸癌;食管胃鏡能篩查食管癌和胃癌;支氣管鏡能篩查支氣管肺癌;鼻腔鏡能篩查鼻咽癌;子宮頸能篩查宮頸癌和子宮癌;喉鏡常常用來篩查喉癌。不過這屬于有創操作,而且也會出現不適癥狀,因此并不作為早診篩查。
4、病原體檢測
某些癌癥發生跟病原體感染有關,如檢測乙肝病毒,能及早干預乙肝,預防肝癌;HPV檢測能幫助篩查宮頸癌;檢測EB病毒能防治鼻咽癌;檢測幽門螺旋桿菌能防治胃癌。
溫馨提示
經過以上了解,腫瘤患者可以做CT檢查,無需過度擔憂。小于40歲的健康人群常規體檢中不建議做胸部CT篩查,超過40歲后可以做胸部低劑量螺旋CT篩查。值得提醒的是,患有慢性疾病、癌前病變、有癌癥家族史的人群,應定期去醫院做相關的防癌篩查,能及早發現潛藏的疾病,及早處理,從而提高5年治愈率,改善預后。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陳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