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人們常說某些人混蛋,混蛋到什么地步呢?六親不認。可六親指的是哪“六親”?估計很難有人,可以準確地說出來。
很難準確說出來,倒不是因為這個問題有多難。而是因為這個問題,從古至今,就有很多種說法。
大致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四種。
“父子、兄弟、姊姑、甥舅、昏媾、姻亞?!?/strong>
這是《左傳》里邊的一種說法,認為“六親”就是父子、兄弟,還有父親這邊的姐妹、母親這邊的兄弟,以及與自己或自己兄弟姐妹締結婚姻的各方親屬。
另外還包括“姻亞”。
什么叫“姻亞”呢?其實也是姻親,就是因為婚姻,而聯系在一起的親屬。
比如一個女人嫁給一個男人,女方的家人和男方的家人,就成為親戚了,這就是“昏媾”。女方或男方的兄弟,娶了別家的女子,或者女方或男方的姐妹,嫁給了別家的男子,于是作為女方或男方的家人,也就和對方成了親戚了,這是“姻亞”。
說得再明白一點。李家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張家,小女兒嫁給了王家。那么,張家和王家,也就結成親戚了。同樣,李家如果是兩個兒子,大兒子娶了張家姑娘,小兒子娶了王家姑娘,張家和王家也一樣是親戚,而且還屬于“六親”之內。
六親,父母、兄弟、妻子也。
這是東漢末年的應劭,在《漢書·賈誼傳》中,對這樣一段文字做的注釋:
以承祖廟,以奉六親,至孝也。
為什么做這樣的解釋?
大概是因為出現“至孝”這兩個字了。畢竟女婿對老丈人,如果談得上孝順的話,總不能連連他兒子的老丈人也孝順吧?那可就孝大方了。
另外“六親”還有從父親,或者母親這一脈,單論的情況。
比如在《史記·管晏列傳》中,有這么一段話:
上服度則六親固。
唐代的張守節,在給《史記》做注釋時,就從母親這一脈,給此處的“六親”,做了這樣的注釋:
六親,謂外祖父母一,父母二,姊妹三,妻兄弟之子四,從母之子五,女之子六也。
可是,在西漢賈誼的《新書·六術》中,卻從父親這一脈,把“六親”分為“父子、親兄弟、從父兄弟、從祖兄弟、從曾祖兄弟、同族兄弟”。
實際上,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六親”一般都是泛指,也就是和自己有親戚關系的人,無論是血親,還是姻親。
何況所謂親戚,就像老話說的那樣,是彼此間越走動越親,不走動的話,還不如隔壁鄰居。
丁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