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0wwq"><center id="s0wwq"></center></ul>
        <strike id="s0wwq"><input id="s0wwq"></input></strike>
      • 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 首頁
        • 資訊
        • 技術
        • 百科
        • 問答
        • 學習
        • 看看
        • 站長
        • 生活
        • 快訊

        首頁 > 資訊 > 快訊

        年報中的真實華為:千億美元營收與利潤心結并存

        時間:2019-04-18 17:19 作者:劉曠

        從默默搞通訊,到被消費者擁躉,華為用了二十多年,如今已經長成了巨獸。

        前些日子,華為站上了新聞的風口。先是緊隨蘋果的軟件發布會來了一場“硬核”發布會,接著趁熱乎勁兒又發布了2018年年報。

        都知道華為沒有上市,目前也沒有上市的打算,但是卻一直保持公布年報的習慣。3月29日,華為發布的2018年年度報告顯示,華為實現了全球收入7212億元(約1052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9.5%,凈利潤達到了593億元,較2017年的474億同比增長了25.1%。

        這是華為首次交出千億美元營收的成績單,從收入和凈利潤來看,華為的確是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同時也成了華為的高光時刻。只不過數據再美也只是表象,接下來看數據背后的秘密。

        運營商業務增速放緩,消費者業務成營收主力

        華為的業務主要分為三大板塊,分別是運營商業務、消費者業務、企業業務。其中華為的運營商業務主要是通過通信網絡為全球各地的運營商和企業們提供硬件設備、軟件服務以及解決方案。2012年以來,運營商業務一直是華為總收入中貢獻最多的板塊。也因此,運營商業務被稱為華為的“頂梁柱”。

        不過到了2018年,透過年報營收結構來看,“頂梁柱”運營商業務出現了同比下滑1.3%的現象。再往前推兩年,與2016年23.6%的增長幅度相比,華為運營商業務2017年的增速僅僅是2.5%。運營商業務的營收具體表現為,2017年華為的運營商業務收入為2978億元,然而2018年的收入僅為2940億元。

        近兩年運營商業務呈現了較為明顯的下滑趨勢,同時也意味著華為的運營商業務增速開始放緩,逐步進入增長瓶頸期。而在運營業務遭遇下滑時,逆流而上的是華為的消費者業務。

        消費者業務指的是銷售電子產品、移動寬帶以及家庭終端。財報顯示,消費者業務去年實現了大幅增長,也是首次替代運營商業務成為華為收入貢獻最多的業務。數據顯示,2018年度華為消費者業務收入達到了3489億元,同比增長了45%,占比達到了華為總收入的48.4%,而運營商業務占總收入的41%。

        其中,2018年華為(含榮耀)智能手機的發貨量達到了2.06億臺,同比增長了35%,另外PC發貨量同比增長超過了330%,華為平板的發貨量同比增長達到了14%,且華為智能穿戴設備的發貨量同步增長超過了120%。也就是說,手機、PC、平板以及可穿戴設備的增長成為了2018年華為消費者業務增長的主要動力。

        那么問題來了,運營商業務下滑,消費者業務提升,兩種業務的走勢為何會截然不同?

        業務走勢相反:華為將重心轉向了C端用戶?

        運營商業務作為華為2B的一項重要入口,華為不可能不重視。若排除了導致運營商業務下滑是華為不重視這種可能,那么很大可能是外因所致,以市場空間的角度看很可能是運營商業務觸到了市場天花板。

        當運營商業務發展空間受限,且競爭對手對市場份額虎視眈眈的情況下,華為必須要另找突破口。于是C端便成了華為關注的下一個業務增長點,這也就不難解釋去年消費者業務增長勢頭超過運營商業務了。

        況且消費者業務取得的突破性發展與華為銷售的硬件不無關系。不管是手機、PC還是可穿戴設備,除了技術上有了新的突破,華為在消費者體驗、品牌力、性價比等方面都做了更加完善的處理。

        簡言之運營商業務的高增長已經成為歷史,相反,消費者業務的增長空間巨大,可以想象到華為下一步的規劃策略中,如何加速提升消費者業務利潤成了籌劃的關鍵。需要注意的是,前面提到華為去年的凈利潤同比增加了25.1%,但實際上現金流卻出現下降情況,數據顯示2018年華為經營活動現金流為746億元,同比下降了22.5%。

        對此華為解釋,這是持續的研發投入和存貨的增加所致。確實,無論華為將用戶重點放B端也好,放C端也罷,或者說2B、2C華為想兩手抓,都要對應付出相當的研發費用。

        相關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華為的研發費用達到了1015億元,投入占比銷售收入14.1%,2018年報發布現場還披露了華為近十年的研發費用投入超過了4800億元。華為用4800億研發費用筑成的護城河是又深又寬。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消費者業務成了華為營收的火車頭,但與蘋果、三星們比起來整體的利潤增速依舊是華為的痛點。

        三星和蘋果太強勢,華為凈利潤差距依然較大

        單從華為的年報來看,確實滿園碩果,但與三星年報披露的數據比起來,差距還是比較明顯。三星數據顯示(折算為人民幣后),三星電子2018全年營收為1.47萬億元,凈利潤達到了3554億元,利潤率為24.03%。

        而華為2018年年報中,華為實現了全球收入7212億元(約1052億美元),凈利潤達到了593億元(約88億美元),利潤率為8.22%。

        另外,根據數據統計,蘋果公司在2018年第三季度的凈營業收入大約是530億美元,凈利潤達到了115億美元。用凈利潤作對比,蘋果公司一個季度的利潤就已經超越了華為全年的利潤。

        結合對比來看三星、蘋果、華為的凈利潤,盡管華為在2018年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績,但要在凈利潤上趕超三星與蘋果,未來還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而造成華為凈利潤與三星、蘋果相差較遠的原因,智能手機的銷量是其中一部分原因。根據IDC公布的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數據,三星、蘋果、華為全年銷量分為2.923億臺、2.088億臺、2.06億臺。銷量上的落后一定程度影響了華為的凈利潤。

        況且,蘋果一直以來定位智能手機高端市場,而三星、華為雖說均在低、中、高端有布局,但是均價上三星還是領先于華為。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三星智能手機的均價為2033元,而華為的智能手機均價為1694元。所以綜合來看,華為凈利潤落后于三星與蘋果,與智能硬件的銷量和手機均價有著重要的因果關系。

        好在華為在5G領域搶先了一步。觀察者網報道,“美國防部旗下咨詢部門國防創新委員會(Defense Innovation Board)4月3日發布名為《5G生態系統:國防部的風險和機遇》報告,指出中國在5G發展方面處于領先地位,而作為行業領軍者的華為,其已向海外供應超過一萬個基站,拿下全球28%的電信設備市場,且‘版圖’還在持續擴張中。”

        而5G時代的到來,將意味著智能時代將實現更快速的連接,也意味著不久后整個產業將進入萬物互聯的全場景智慧生活時代。值得一提的是,華為在智能終端領域已經早有志向。

        智能終端商能否為華為修建高墻?

        在年報發布現場,華為首次將自己定位成“智能終端供應商”,試圖通過技術的不斷升級,來提升產品的競爭力以及提高消費者體驗,來獲取更多消費者的青睞以及鞏固自身在技術領域的地位。

        實際上去年年底,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新年信中就已經提到,未來要成為全球少數能存活下來的智能終端廠商里,并且是最強的一家。

        足以見得,華為要成為智能終端商的信念非常堅定。只不過現實中,雖說未來萬物將進入物聯化、智能化,但是目前智能終端的連接還沒有達到完全跨品牌兼容的地步。以智能家居為例,目前智能家居行業已經走到一個痛點高度密集,而方案卻未能統一的一個時期,因此亟待需要有一套統一的協議或方案將其連接。

        華為想要成為最強的智能終端商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兼容問題。以華為目前的技術并不是不可能,因為華為本身就是做通訊設備技術的,瘋狂布置5G或許也是為了更流暢、更便捷地連接智能終端。

        早些時候華為就已經表明合作互利原則的態度,不觸碰生態圈內合作伙伴的商業利益,只做智慧家庭的連接者。即只提供liteOS、物聯網芯片以及SKD技術等,通過手機、APP、智慧云路由器及渠道為各個品牌產品之間實現互相連接。

        總結下來,此次從華為公布的年報中可以提取出來的信息是,除了收入和凈利潤可觀,未來華為還將進入智能供應商的角色。而關于多久能實現,并站穩智能終端供應商身份,還看華為如何在技術、研發以及營銷上權衡了。

        但是對手強勁依舊是事實,因此華為無法停下追趕的腳步。不過可以確定的是,5G+智能終端商,應該可以讓華為在未來的十年、甚至更長時間里繼續繪制藍圖。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本文首發韭菜財經

        相關話題

        • 作家陳平申請將李彥宏、馬東敏等納入失信人名單
        • 微軟日本試行"做四天休三天"新制度,還發6000元補貼|A5創業早報
        • 安路科技獲" 2018年度風眼創新企業暨第二屆IC獨角獸“
        • 每一個心愿都是人生的一次期盼,深切感受微眾銀行微粒貸的溫暖
        • 東莞橙家業主花9萬裝簡約舒適家,贊橙家省心省力
        • 軟通動力提供端到端數字化服務 推動IT服務行業快速發展
        • 我們要做普通大眾都能消費的起的藝術品
        • 36氪聯合50家LP,「中國最受LP認可投資機構」暨「中國黑馬基金10強」榜單發布
        • 師爺到“CEO暖心周”:外腦財稅籌劃助力企業創收
        • 三星在美國和歐洲申請“PlayGalaxy Link”商標,或對標Apple Arcade
        • 推動招聘數字化升級 e成科技出席GHR中國人力資源趨勢峰會
        • 手機照片刪除了怎么恢復很久以前的也可以
        • 百家GP、LP縱論大趨勢 中國基金合伙人未來峰會聚焦價值創造者
        • 車來了發起磨嘰倡議:努力的你值得更好的生活
        • 餓了么提費,說好的“暖冬計劃”去哪兒了?
        • 廣眾傳媒入駐一站網眾創空間孵化基地,一站網拓展文化傳媒生態圈
        • 為什么年輕人找工作都上BOSS直聘?
        • P2P增資至5億能成功備案?錢盆網、民蘊財富、翼龍貸、合眾e貸
        • P2P行業已到衰退期?人人貸、民蘊財富、微貸網、陸金所春天才開始
        • 匯聚支付走進居民生活,開展防詐騙公益講座

        熱門推薦

        • 沈騰馬麗回應互聯網爸媽
        • 周深貴陽演唱會
        • 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張存浩逝世
        • 美俄兩國防長通電話
        • TKL3比1DYG拿到第二輪首勝
        • 多地禁止一線教師暑假值班
        • 多部門駁斥美簽署所謂涉藏法案
        • 裴文宣的愛都藏在行動里
        • 假如我在飛機上遇到明星
        • 官方:北部灣海域有四艘沉船
        • 曾舜晞:我弟是我偶像
        • 王玉雯帶照片讓張新成簽名
        • 亞馬爾17歲生日快樂
        • SNH48王奕周詩雨予你巡演成都站
        • 巧了你也穿了白色入境
        • 杰倫布朗官宣女友
        • 布朗尼三分8中0
        • 原來胡歌也不能笑著離開理發店
        • 銀河系比想象中更大
        • 樊振東全紅嬋再同框

        劉曠

        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馬同”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

        關注排行榜

        1. 1沈騰馬麗回應互聯網爸媽
        2. 2周深貴陽演唱會
        3. 3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張存浩逝世
        4. 4美俄兩國防長通電話
        5. 5TKL3比1DYG拿到第二輪首勝
        6. 6多地禁止一線教師暑假值班
        7. 7多部門駁斥美簽署所謂涉藏法案
        8. 8裴文宣的愛都藏在行動里
        9. 9假如我在飛機上遇到明星
        10. 10官方:北部灣海域有四艘沉船

        編輯精選

        Copyright ?2009-2022 KeJiT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经典香港**毛片免费看_91精品一区二区综合在线_欧美人与性动交a欧美精品_国产小视频在线看
        • <strike id="2yioa"><menu id="2yioa"></menu></strike>
        • <abbr id="2yioa"><sup id="2yioa"></sup></abbr>
        • <ul id="2yioa"></ul>
          <strike id="2yioa"><rt id="2yioa"></rt></strike>
          <strike id="2yioa"><rt id="2yioa"></rt></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