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于頭條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喝茶多年,已經數不清有多少次被茶友問到:“有沒有渠道能買到‘內部價’的茶?”往往這種時候,自己都會義正言辭地回復:沒有。若非每年的“6·18”、“雙11”、“年貨節”等特殊時間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喝茶多年,已經數不清有多少次被茶友問到:
“有沒有渠道能買到‘內部價’的茶?”
往往這種時候,自己都會義正言辭地回復:沒有。
若非每年的“6·18”、“雙11”、“年貨節”等特殊時間,想要獲得大額優惠,是很難的。
但由此可見,大家在買茶這件事上,也希望能走后門。
計劃經濟時代,有一個魔咒,如今對許多人依然管用。
那便是:“我認識人”。
想買保健品?我認識當醫生的朋友,還是留學回來的博士。
想投資理財?銀行、證券我都有朋友。
想買老白茶?我有朋友在xx品牌,內部福利價,一餅只要100多。
對付不信任,最好的辦法,就是搬出一些看起來靠譜的朋友,幫忙站臺。
至于是不是真認識,其實沒那么重要。
再加上,大多數人,都是價格敏感型消費者。
在銷售的過程中,告訴對方“我這兒能走內部價,更便宜”,他們當然愿意接受。
至于是不是真的便宜,不重要。
看來,是時候再讀一遍《人性的弱點》,鞏固知識了。
《2》
前幾日,有位茶友發來了一張2013年的老白茶餅的圖片,請求鑒定。
圖片上的茶,外包裝完整,白綿紙上印著2013年的日期,距今有8年的時間。
若是對照那句經典的“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這塊老白茶餅,是真正的寶貝了。
但是,當看到白綿紙里的光景以后,深知事情沒那么簡單。
據茶友所說,這是自己前幾天從朋友手中,以“內部價”買到的一箱老白茶。
論品類,這是白毫銀針餅。
但餅身的顏色十分怪異,整體上以黃褐色為主,芽頭呈銀白,偶爾還有幾片黑褐色的葉片。
他說,這顏色還不錯吧,不像做舊茶。
呃……雖然不是通體發黑,但依然和我們平常看到的白毫銀針餅,相差甚遠啊。
正常的白毫銀針餅,是黃綠色的,黃色尚淺,融在綠色里。
這是因為,白毫銀針是茶樹上采下來的嫩芽,制作完成好之后的散茶,是嫩綠色。
存放一段時間后再壓餅,它的芽頭和小魚葉當中的葉綠素,會消耗掉一點點。
而葉黃素,就會有一部分顯現出來,就呈現出了黃綠色。
可即便如此,隨著儲存時間的增加,原本以綠色為主,黃色為輔的銀針餅,也不該成為黃褐色,甚至帶著黑色葉片啊。
很顯然,這餅白茶在制作的過程中,經歷了很大的摧殘,是渥堆做舊茶的幾率很高。
于是,順便向茶友打聽了一下價格。
茶友答曰:“一餅100,打折后是1000元一箱,我朋友給的內部價格。”
看到這里,村姑陳就不好再說什么了。
100元,8年老白茶,內部價,這幾個元素湊在一起,答案已經顯而易見。
但凡看過以往的文章,且有自己判斷能力的茶友,都了然于心。
在心疼茶友錢包的同時,又在暗暗思忖,為交到損友而感到不值得。
只能往好處想,萬一對方也不知道這餅茶是做舊,還以為只是做了個順水人情呢?
嗯,但愿如此吧。
《3》
另外一個故事,主人公是位同行。
在幾年以前,村姑陳還是一張白紙,什么都不懂時,對茶圈里那些大V崇拜無比。
有一位前輩,在交流群里分享自己的成果。
他說,5年陳的老白茶團購價只要38元,一下子就賣出去了5000餅。
當時看到以后,羨慕不已,但同時又覺得奇怪,怎么能把價格壓得這么低呢?
要知道,真正的福鼎高山白茶,這價格連進貨價都遠遠達不到。
難道,想要賣貨,就得先虧本?
于是乎,抱著虛心求學的態度,便去私下請教前輩。
怎料對方的回答是:“我什么時候說是真的高山茶了?你去進點普通的茶青料,再包裝一下不就行了嗎?”
隔著屏幕,就能感受到一股恨鐵不成鋼的氣息,撲面而來。
可普通的5年陳老白茶,38元也不夠進貨啊!
前輩又說了,“外面那么多小作坊制茶廠,你想壓成幾年的老白茶,他們都能給你做。”
猛然想起,之前偶然路過一家制茶廠,結果剛走到門口隔著很遠的距離,就聞到了一股臭味,焦味、漚味、渥味混合。
看來,前輩口中的就是那種茶廠了。
5年老白茶,福鼎高山茶,團購價,每一個單拎出來都足夠有吸引力,若是串在一起,豈不是要掀起軒然大波了?
就沖著38元的團購價,也會買一餅試試。
反正價格不貴,買不了吃虧,如果被騙了也就38元,大不了當成教訓。
眾人心知肚明,38元不可能買到真正的5年陳老白茶,卻奈何不住心中的惡魔。
人性的弱點就是,即使你知道這樣做不對,但你還是改不掉。
也不知,這位前輩是否讀過《人性的弱點》,倘若沒讀過,卻能將消費者耍得團團轉,那真是銷售高手。
大寫的佩服!
《4》
曾經,李麻花說,我知道這本書,當時很流行,所以我沒有看。
我說,可能真沒有幾個人能看完,否則現在社會上就不會呈現出那么多低情商的事情了。
那些娛樂圈里,違背人性、敗事有余的行為,還被各方鼓吹。
之后,李麻花很快看完了這本書,然后責備我:你為什么不早點推薦這本書?
其中就講到了一點,貪便宜。
貪婪,是人的本性。
因此,常聽有人說:“有便宜不占是傻子”。
簡簡單單一句話,切合了太多人貪小便宜的心理,且被越來越的人奉為真理。
但是,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
所謂的“團購價”、“內部價”,打著低價的旗號,名正言順地售賣劣質茶。
一分錢一分貨,沒有商人愿意虧本,更不是慈善活動。
仔細想想,這些連進貨價都達不到的老白茶,成本該多么低廉。
在如此低價的前提下,還能有利可圖,還能依然正常運轉。
簡直是細思極恐。
因此,抱著僥幸心理,還以為自己真的撿到了大便宜,殊不知早已掉入了他人的圈套。
《圍爐夜話》中說到:“世雖有僥幸之事,斷不可存僥幸之心。”
有些事情,表面看似有許多便宜可占,實際上卻是給以后的人生埋雷。
讀人性的弱點,不過是一種自我了解。
更能明白真實的自己,因為我們也是人,一切人性在你體內有,我體內也有。
不了解自己,不了解人性,最后就會自我欺騙,甚至毀掉自己的生活。
《5》
其實,省錢的想法本身沒錯。
但理智的人,不會把節省當成摳門,更不會在該花錢的地方省錢。
而有部分人,卻每天費盡心思,只為了把一分錢掰成兩分花。
當然,有摳門,就會有翻車。
很少有人能抗拒低價的誘惑,但事實上,廉價的,往往是最貴的。
抗拒不了省錢的一時爽快,只是,省下的都是小錢,而最終消耗的,卻是大段的時間,甚至更多的錢。
買到劣質茶,就像戀愛里遇到渣男。
浪費了感情,浪費了金錢,浪費了青春。
遇到過形形色色的人,也碰到過不少奇葩事情,我似乎能更快比別人看透。
功勞屬于這本書,感謝它,讓我們避開了不少坑。
更多關于白茶的知識
做舊老白茶防不勝防?看過這七點,你能更好明白做舊白茶的底細
別太天真了,渥堆做舊不是白茶新工藝,做舊老白茶更不是熟普
3個嫌疑,鎖定一餅做舊老白茶,我們該如何識破白茶做舊偽裝術?
茶圈都在抵制做舊老白茶,那它究竟是什么味道呢?過來人獻身說法
老白茶里沒有異味,它為什么還是做舊茶?因為它有這三處破綻!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丁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