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每日膳食中脂肪攝入量也顯著增加。長期高脂飲食會導致高脂血癥,增加肥胖、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等慢性病發生的風險。降脂藥物可以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或甘油三酯(TG)水平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每日膳食中脂肪攝入量也顯著增加。長期高脂飲食會導致高脂血癥,增加肥胖、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等慢性病發生的風險。降脂藥物可以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或甘油三酯(TG)水平,降低上述疾病的患病風險。
現今,越來越多的高血脂患者都偏向于服用他汀類藥物,“他汀家族”真的是萬金油嗎?
他汀類藥物既可發揮降低血脂、穩定斑塊的作用,又可以改善血管內皮細胞,抗血管內炎癥,避免出現心肌梗死,目前己成為冠心病二級預防的基礎方法。
但是,質疑他汀安全性的聲音一直都有,主要集中在肝損害、肌肉損害、腎損害、新發糖尿病、神經系統損害與認知功能改變、新發腫瘤、皮膚和胃腸系統癥狀。見此,有的患者會害怕。可是,輕易放棄使用正在服用的他汀類藥物,是不明智的做法,因為他汀類藥物的降脂作用是其他藥物所無法替代的。
他汀類藥物有哪些?
他汀類藥物有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其中一代: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鈉片;二代:氟伐他汀;三代: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
服用他汀類藥物的目標
冠心病服用他汀類藥物主要看低密度脂蛋白,目標要達到1.8mmol/L,如果在加量的情況下,低密度脂蛋白仍未達到1.8mmol/L,那么至少應該降低基礎低密度脂蛋白的50%;單純血脂高服用他汀類藥物,血脂正常就算達標。
膽固醇是不是降得越低越好?
事實上,膽固醇并非降得越低越好。膽固醇是人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內許多與生命密切相關的激素都是以膽固醇為原料生成的,所以把膽固醇降得過低是錯誤的。據報道,當血清膽固醇低于3.64mmol/L時,膽固醇水平越低,腦出血的發病率反而越高。老年人伴有低膽固醇血癥者死于心臟病的概率比高膽固醇高得多。因此血脂正常且無冠心病的健康人不要盲目開始降脂藥物的治療。
存在動脈粥樣硬化伴斑塊的患者,服用他汀類藥物后斑塊能否消失?
很遺憾,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把血液看成是管道里的水,斑塊便是管道長期使用后產生的銹斑。要想徹底除去斑塊非常困難,但是他汀類藥物能對斑塊起到穩定和加固的作用,使之不易破裂,從而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他汀類藥物是否需要長期服藥
對于存在動脈粥樣硬化且血脂沒有達標的患者,可能需要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動脈粥樣硬化的治療需要長期服藥才能見效,若中途停藥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繼續增長、斑塊脫落,或不穩定的斑塊發生破裂,從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對于單純的高脂血癥患者,經過他汀類藥物治療可將血脂降至正常,但仍要堅持飲食和運動等正確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戒煙'限鹽、限酒、減少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增加蔬菜水果、魚類、堅果、粗糧、植物纖維的攝入,同時適當減輕體重,增加規律的有氧運動等。
常用降脂藥物服用時間
不同的他汀降脂作用強弱不同,代謝途徑不同,理化性質不同,作用時間不同,患者需遵醫囑。醫生常會根據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需降到的目標值,來選擇藥效強弱不同的他汀。患者的肝腎功能情況,以及與同時服用其他藥物的種類可能發生的相互影響,也是醫生的考慮因素。他汀類藥物的作用方式,是通過抑制人體內一種名為HMGCoA還原酶的物質,以減少體內膽固醇的合成,來發揮調節血脂的作用。膽固醇的合成過程在夜間比較活躍,因此,晚上服用他汀,能有效抑制膽固醇合成,達到最大藥物療效,尤其是短效他汀,應放在睡前服用,代表他汀有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半衰期雖小于3小時,但由于食物可顯著增加其藥物吸收,所以應放到餐后30分鐘內服用效果最佳。
匹伐他汀雖然半衰期較長,但其說明書也要求飯后服用效果最佳。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半衰期長,任何時間服用都可以抑制24小時內的膽固醇合成,一天之內任何時間服用均可,不過晚飯后2小時服用效果可能更佳。
他汀類藥物除了有降血脂的功效,還可抑制血管內皮的炎癥反應,穩定粥樣斑塊,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程,甚至是治療冠心病。
服用他汀類藥物“四注意”
血脂異常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和預后均密切相關。他汀類藥物既能調節血脂水平,又能穩定人體血管里的潛在病灶——粥樣斑塊,從而有效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是當前最常用的調脂藥物。不過,使用他汀類藥物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用藥療程
對已發生心腦血管疾病(如腦卒中)的患者,或者有高危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壓)者,血脂水平即使在正常范圍內,也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他汀類藥物以預防疾病再次發作,長期堅持服藥才能有效。
2、服用劑量
他汀類藥物的肝損與劑量直接相關,主要表現為血清轉氨酶升高,故首次用藥、調整藥物種類或劑量到6周時或常規用藥后3~6個月時需要到醫院復查肝功能,如服用后血清轉氨酶升高幅度高于正常上限3倍,建議及時停藥,待指標正常后換藥或小劑量服用。服用10~20mg,一般不會引起氨基轉移酶升高;但如劑量增加至40mg或大劑量80毫克mg時,會出現以氨基轉移酶升高為特征的肝損害。因此,不能擅自增加藥物服用劑量。
3、不適癥狀
極少數患者服藥后會出現無法解釋的肌肉疼痛不適、酸軟、僵直或痙攣。如有此類情況發生,應去醫院就診。
4、聯合用藥
聯合用藥是他汀類藥物所致肝損害的重要危險因素。如果同時服用氯吡格雷、阿奇霉素、胺碘酮、羅紅霉素、非諾貝特、氟他胺、曲格列酮等藥,由于肝臟代謝減慢,可促進他汀類藥物的血藥濃度增加,從而增加藥物的不良反應。因此,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在就診時一定要告訴醫生自己正在服用哪些藥,并注意有無上述不良反應。
此外,患者在服藥的同時務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低鹽、低脂、均衡飲食加上堅持鍛煉,才能有效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服用他汀類藥物需要注意的不良反應
1、橫紋肌溶解癥
這是他汀類藥物嚴重、罕見的不良反應。在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中,他汀所致肌病的發生率為1.5%~5%;他汀誘發橫紋肌溶解癥的發生風險約為0.04%~0.2%;每100萬處方中的死亡率為0.15。有國外報道,氯吡格雷與他汀類(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合用時,可增加發生橫紋肌溶解癥的風險。
他汀相關的肌肉癥狀通常呈對稱性且多發于肢體近端,一般影響大的肌群,例如大腿、臀部、小腿和背部肌肉。癥狀通常發生在治療早期(開始服用他汀類藥物后的4~6周),也可能在再次用藥的早期或數年后發生,更多見于體力活動時。肌肉癥狀比較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影響到日常的生活,比如有的患者連手都抬不起來,拿東西、洗臉、梳頭等簡單活動都難以完成。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如有肌肉不適和(或無力,且連續檢測肌酸激酶呈進行性升高時,應在醫生指導下減少他汀類劑量或停藥。
2、肝酶異常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官方網站曾發布信息,建議刪除他汀類藥物原有說明中關于“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需常規定期檢測肝酶”的規定,推薦在服用他汀類藥物前進行肝酶檢測,此后只有當臨床上需要時才檢測肝酶。
《他汀類藥物安全性評價專家共識2014》指出,與歐美國家不同,我國約有2000萬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在這些人群中他汀的肝臟安全性值得臨床醫生關注。鑒于醫學法律問題,除非市售他汀藥處方說明書做出更改,否則目前不建議停止監測肝功能。
我國的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建議,他汀藥物治療開始后4~8周復查肝功能,如無異常,則逐步調整為6~12個月復查一次;如轉氨酶AST或ALT升高達正常值上限3倍以上及合并總膽紅素升高患者,應減量或停藥;對于轉氨酶升高在正常值上限3倍以內者,可在原劑量或減量的基礎上進行觀察,部分患者經此處理后轉氨酶可恢復正常。
3、出血性卒中的風險
他汀類藥物與出血性卒中風險增加有關,但降低了首次或復發性卒中的總體風險,而且并不會增加卒中患者的死亡率。
面對他汀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停用還是棄用
那么,他汀類藥物既然有一些不良反應,是否就意味著不能使用了呢?
我們不能因噎廢食,任何藥品都有不良反應,使用還是放棄使用,主要看藥品的療效與風險之比的大小。總體來說,他汀類藥物的治療在減少心血管事件方面的益處超過了不良事件的風險,這些不良事件的風險絕大多數是可逆的。但是,每一位醫生都應認識到,對待任何藥物,除應觀察其有利的一面,還要密切注意其不良反應。
服用他汀類藥物一旦出現不良反應,可以停藥觀察一段時間,待化驗指標恢復正常后嘗試減量服用。如果減量后不能達到有效劑量需換用別的他汀類藥物,也可以直接換用其他降酯藥。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由于懼怕不良反應而放棄使用他汀類藥物,由此導致發生心血管意外事件,加大死亡風險。但這些患者并不完全知道,對于確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的患者,應用他汀治療是減少缺血性心臟事件、降低死亡率、改善遠期預后的關鍵措施。迄今為止,任何其他種類的降脂藥均不能取代他汀的地位。因此,不要輕易確認患者不能耐受他汀,更不要輕易放棄他汀類藥物。
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檢查項目
服用前: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血糖、肝功能、腎功能、肌酸激酶等檢查。服用后:1個月~3個月必須復查上述項目,如果有異常,以后最少每年復查1次。
他汀類藥物的替代藥物
比如依折麥布片,普羅布考片等藥物,都有降低血脂的功效,但不能完全替代他汀類藥物,除非他汀類藥物出現了副作用,不得不停藥或減量的情況下,才建議應用替代藥物。
血脂達標后該如何用藥
當服用他汀類藥物,在血脂均達標后,仍建議長期服用,如果低密度脂蛋白小于1.8mmol/L,可以嘗試減量用藥,但一定要定期復查。如果在減量后血脂依然達標,可服用小劑量藥物來維持。
如果是冠心病、腦梗等心腦血管病患者,需要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一般不應停藥,否則膽固醇會重新升高,心腦血管病復發的風險也會顯著增加。他汀類藥物除了調節血脂外,還能穩定斑塊,減輕斑塊炎癥,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減少血小板性血栓沉積。如果沒有心腦血管疾病,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嚴重升高,發生心腦血管病的風險非常高,也需要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只是輕中度升高,可以在他汀類藥物治療的同時努力改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部分患者的膽固醇可以降低到理想水平,這種情況下可以嘗試停藥。高脂血癥的治療以及降脂藥物的使用具有很強的專業性,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治療,不要擅自用藥或者停藥。
我是急診科陳醫生,致力于科普醫學知識,如果您對任何疾病有任何疑問,可以在下面留言,我將盡力為您解答!
金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