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大家好,我是若琳,點擊上方“關注”,每天為你分享自媒體運營與個人精進干貨。圖片來自《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到目前為止,我所有的副業收益都來自微信公眾號流量主,除此之外再無其他收益。公眾號粉絲達到500的時候,我以追風逐電的速度開通了流量主,
大家好,我是若琳,點擊上方“關注”,每天為你分享自媒體運營與個人精進干貨。
圖片來自《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到目前為止,我所有的副業收益都來自微信公眾號流量主,除此之外再無其他收益。
公眾號粉絲達到500的時候,我以追風逐電的速度開通了流量主,深怕稍微慢點粉絲掉那么一個就沒有開通流量主的權限了。
開通流量主后,我選擇的是在文章底部放廣告卡片,因為沒有人會青睞一個500粉絲的公眾號,即便只是開通文章底部廣告依然擔心此舉會嚇跑粉絲。
有些公眾號在文章中間也放了廣告,雖然增加了廣告的曝光量和點擊量,但是對于讀者而言真的很影響閱讀體驗。
就我自己而言,全情投入閱讀的時候突然出現廣告,若不是文章實在太好,基本會立馬退出然后取關。
為了不影響閱讀體驗和維護賬號的權威,很多大號已經關閉了微信流量主廣告,但它卻是我唯一的副業收入來源。
兩年來的總收益
2019年12月開通了流量主,開通流量主后就開始有收益了,但是那點收益少得可憐,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從今年三月開始,公眾號流量主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收益,自開通流量主以來,我靠流量主賺到的總收益是22806.48元,這個金額看上去還算不錯,但是細算下來卻是少得可憐。
2019年7月29日開通的微信公眾號,截止目前剛好兩年的時間,平均算下來,每個月收益是950.27元,也就是說每月收益其實不到1000元。
我目前粉絲有2000多,這個收益和同粉絲量的公眾號相比可能收益算比較高的。這個可能和領域有關系,我的公眾號不是情感領域也不是自媒體干貨,是比較小眾的技能培訓。
或許你在網上看過一些號主,粉絲只有一兩千就曬出一張流量主收益幾十元的照片,這個收益只是偶爾有而已,并不是每天都有那么多。
單天最高收益
做公眾號兩年以來,單天收益最高的一天幾乎嚇到我了。我從沒有想過自己一天可以賺那么多錢,而且還是副業。
為了確保自己沒有看錯,特意揉揉眼睛再眨了幾下,果然我是一個可以一天賺1000元錢的人。
那天,我幾乎一整天都沉浸在自己的副業收入里無法自拔。
下班回家后,我把收益告訴了媽媽,媽媽也吃了一驚,她感概我:“每天晚上那么辛苦,相當于做兩份工作,知道你能倒騰出錢來,卻沒有想到一天就可以賺這么多錢”。
特意看了一下當天的閱讀量,居然高達15萬,可見閱讀量才是王道。閱讀量高點擊量自然也就高,閱讀量低點擊量也高不到哪里去,收益和點擊量有著直接的關系。
這樣的收益真的是驚喜,當然,這樣的高收益不是每天都有,有那么一兩次就感覺人生都達到了高潮。
單天最低收益
人心真的很難滿足,得到過就想要更多,有過三五幾百甚至單天上千的收益后,就期待每一天都能有穩健的收益,最好還能比最高收益還高一點,再高一點。
但是事情往往不會按照我們想象的那樣發展,有高收益的時候必然有低收益的時候。很難想象,幾個月來每天收益穩定在一百到三百之間了,還會一下子跌落到單天收益只有幾十元的時候。
在沒有收益之前每天有幾元錢的收益都會特別開心,但是隨著收益的增加野心也就越來越大了,幾十元錢的收益也就不能讓人開心了。
流量主收益越來越低了
視頻號和直播的興起,分走了大部分公眾號的流量,已經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閱讀一篇文章了。
不只是微信公眾號流量越來越少了,幾乎所有平臺文章的瀏覽量都越來越少了。因為視頻和直播會更加的直觀,不需要自己去轉化,跟著主播的節奏就可以了。
最近,在公眾號閱讀量不變的情況下收益沒有之前高了,可能是廣告單價變低了,亦或是點擊量變少了,具體原因我不得而知。
因為最近實在太忙,沒有時間去研究這些問題。但是隨著收益的減少,內心已變得非常焦慮是真的。
吃過甜的人是無法接受去吃苦的,人心一樣,欲望是會被越喂越大的,然后再難回到最初的樣子。
無論怎樣,公眾號還是會做下去,兩年來除了吃飯睡覺這些每日必做的事就是堅持更新公眾號了。
—END—
作者:若琳,一個心中有夢,眼里有光、走路帶風的女子~ 靠自媒體運營實現了經濟半獨立的斜杠撰稿人,專注自媒體運營和個人成長干貨,愿望是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陳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