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普寧曾叔:我女兒今年40歲,查出有癲癇3年多了,一直以來都要靠吃藥控制,病情也還算控制得穩定。但是,我擔心長期吃藥會有副作用,而且有些藥需要在外地才能買,并不方便。最近看到報道說手術可以治療該病,請問是否手術效果更好?指導專家孟珩暨南大學附
普寧曾叔:我女兒今年40歲,查出有癲癇3年多了,一直以來都要靠吃藥控制,病情也還算控制得穩定。但是,我擔心長期吃藥會有副作用,而且有些藥需要在外地才能買,并不方便。最近看到報道說手術可以治療該病,請問是否手術效果更好?
指導專家
孟 珩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癲癇中心副主任,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記 者 蔡衛楊 通訊員 張燦城 王 雪
答:藥物和手術是治療癲癇的兩個重要武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癲癇中心副主任孟珩表示,兩者在癲癇的治療中并不存在誰取代誰的問題,也并不存在手術效果更好的說法。
癲癇可控制 用藥常需3~5年
癲癇患者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怎么治?能治好嗎?”孟珩表示,癲癇在規范、系統的治療下,70%~80%的患者有機會得到完全控制。根據國外資料顯示,70%左右的癲癇患者如經過正規的抗癲癇藥物治療后發作可得到完全控制或顯著減少,但仍有30%左右的癲癇患者癥狀難以控制而發展為藥物難治性癲癇。癲癇是一種慢性病,一般需要連續3~5年的藥物治療。
“目前用于臨床的藥物大多數情況下是安全的,出現嚴重副反應的幾率不大,而且,大多數抗癲癇藥物的副作用和劑量過多相關。合理地使用治療劑量,通常可以避免相關副作用。一般而言,大多數服藥患者可以做到既沒有明顯的藥物不良反應,病情又得到了較好的控制。因此曾叔的擔擾是多余的,只要選擇有經驗的癲癇專科醫生進行就診、調整藥物,即可避免藥物副作用。目前絕大多數抗癲癇藥物在各地醫院都可就診購藥,不必過于追求貴藥、好藥。”孟珩解釋。
藥物難治,再手術未晚
由于手術技術的進步,很多疾病通過手術都能帶來良好的療效,很多疾病也是越早通過手術治療效果越好。但是,這并不適用于癲癇的治療。
“藥物和手術是對付癲癇的兩個重要武器,在做選擇的時候,兩者并不存在誰取代誰的問題。藥物是癲癇治療的根本,如果藥物治療效果好,就堅持長期服藥,等待治愈的機會。只有少部分人服藥仍控制不佳,為耐藥性癲癇,此時才要評估是否適合外科手術。外科手術是一種有創性的治療手段,也存在一定的手術風險和并發癥。因此,只是因嫌吃藥麻煩而去開刀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孟珩提醒。
手術后 藥不能停
多數選擇通過手術治療的人都想盡快擺脫需要長期服藥的困擾,不過孟珩提醒,癲癇病人做完手術后仍需服用藥物兩年,再經過專科醫生評估,決定是緩慢減量、停藥,還是繼續保持用藥。所以,癲癇患者做完手術后也不都是不能完全停藥的。
“對于藥物難治性癲癇,通過外科手術進行治療,有效率在70%左右。目前醫學上的癲癇手術主要包括致癇灶切除術、半球切除術、多處軟膜下橫切術、迷走神經刺激術等。致癇灶切除術的手術后癲癇無發作的比例相對較高,后三種手術則以減少癲癇發作頻率為主。”孟珩介紹。
專家貼士
癲癇防發作,細節要周全
有些癲癇病人在服藥后控制不佳,有可能是藥物選擇不對或者藥量不夠導致。孟珩建議,藥物方面可以咨詢醫生,而由于生活習慣導致的癲癇發作,則需要患者多加注意。
1.絕對戒煙、戒酒,防止激動或生氣以及疲勞過度等。另外,盡量少看電視,少玩游戲,少使用電腦、手機,要避免熬夜。
2.盡量避免刺激性的飲食,宜選擇富有營養和容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清淡、富含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避免暴飲暴食。一次大量飲水以及飲用咖啡均有可能誘發或者加重癲癇。大量進補,如人參、蟲草等也不推薦。
3.有些癲癇患者受閃光刺激會誘發發作,應避免閃光、強光刺激。
高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