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空中飛豬12創作立場聲明:曾經購買過手持無線吸塵器,有再次購買的需求,結合一年多的使用經驗,提出了選購需求標準,通過對比14款主流產品性能,做出了適合自己的選擇。將過程和結論和大家分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空中飛豬12
創作立場聲明:曾經購買過手持無線吸塵器,有再次購買的需求,結合一年多的使用經驗,提出了選購需求標準,通過對比14款主流產品性能,做出了適合自己的選擇。將過程和結論和大家分享,僅代表個人意見。
曾經購買過手持無線吸塵器,有再次購買的需求,結合一年多的使用經驗,提出了選購需求標準,通過對比14款主流產品性能,做出了適合自己的選擇。將過程和結論和大家分享,文章有點枯燥,請靜心看,數據來源于產品主頁及相關測評文章,結論僅代表個人意見。
查詢了不少資料
一、需要再購置一臺無線手持吸塵器
不知什么時候,國內興起了無線吸塵器的風潮,那時大家談論的都是戴森,就像當年蘋果Iphone一樣,成為了時尚和流行的代名詞。后來的事就是,我于2019年618前,在京東購買了戴森V11animal(國際版,價格比國行版便宜),通過父母家和我家兩地使用了一年。這一年使用經歷讓我對手持無線吸塵器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別是對一些宣傳和介紹沒有強調的內容有了深層的體會。一年過去了,又是年底是購物好時節,“雙十一”、“雙十二”、“雙蛋節(圣誕、元旦)”,為了避免來回折騰,再購一臺手持無線吸塵提上了議事議程。品牌和型號這么多,我是繼續選擇戴森還是其它的產品,我該怎么選擇,這里和大家分享下我的選購心路歷程。
第一次京東海外購
二、選購需求標準
在此之前我先強調下我的兩個觀點:一是產品功能越單一,產品性能越強勁,我選擇手持無線吸塵器,主要看中的就是它的吸塵功能,順便利用吸塵除螨,所以一切技術指標都以吸塵中心,至于其它什么掃拖一體不是重點考察范圍(功能越多,越花里胡哨,本職功能往往越不咋樣);二是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專業從事手持無線吸塵器設計生產的廠商會比在家電制造業領域百花齊放的硬件廠家要有優勢,生產的產品更具吸引力。
如果說一年前,我沒有明確的需求標準,那么一年的使用讓我對自身的需求有了清晰的認識。
面對各品牌絢爛多彩,令人眼花繚亂產品宣傳介紹,結合使用體驗將需求分為4個部分:
(一)清潔性能
清潔能力是首當其沖,在使用戴森V11的過程中,我曾感受到在節能模式下,有時吸塵吸不干凈,必須反復多次才行。這一點我父母感受比較深刻,他們喜歡拿手持無線吸塵器與有線吸塵器對比,對于本來一次完成的事情反復工作幾次他們比較惱火。
吸力:
清潔能力的主要指標是吸力,這一點曾經是戴森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目前手持無線吸塵器吸力的主流標準是戴森最初使用的AW。它并不是單純的電機功率,也不是吸力壓強,而是綜合電機、合理的機構設計、可以鎖住灰塵的氣旋系統以及特殊吸塵吸頭的氣動功率:空氣瓦特。它是根據以下幾個要素進行計算:吸入功率、空氣流量、真空度。當前各主流產品在其網頁上宣傳的大多是最強模式下的吸力,標準、節能模式下吸力如何并未提及,當然行業標桿戴森肯定是提供了,國內小狗的部分產品提供了。為了便于比選,我將產品最大吸力(單位為AW)作為評判標準之一。
戴森不愧是行業標桿,所有參數公布的清清楚楚,各種模式下的吸力一目了然
國貨之光小狗的部分產品也公布了其它檔位吸力值
電機:
無刷電機相對普通電機轉速更高,功率更大,無故障工作時間更長,因此當今主流手持無線吸塵器電機大部分已更換為無刷電機了。
無刷電機成為了當今行業主流
氣旋分離技術:
特殊設計的氣旋分離器能產生更高的離心力,將更多的灰塵分離至集塵桶,從而避免隨著時間推移,灰塵堵塞細濾網(清理后依然不徹底)造成吸力慢慢損失。根據相關表述,可以認為氣旋數越多,無刷電機轉速越高,將灰塵離心至集塵盒中的就越多。
多錐氣旋技術
我的選購標準是:
1.吸力越大越好,按照目前行業標準,要求最大吸力在150AW以上(140AW勉強可以接受);2.電機為無刷電機;3.需要采用多氣旋技術,最好風道為直線。
(二)續航能力
續航能力也是關乎使用體驗的一項重要指標,它有兩個標準:一是使用時間;二是充電時間。
在戴森V11的使用過程中,節能檔情況下使用接近60分鐘,可以將一套130平米房子清掃干凈。打掃頑固灰塵,調整至標準或者最強模式,它的使用時間大打折扣,有的時候還需要停下來繼續充電(特別是最初就不是滿電的情況下)。
使用時間:
一般是三個時間:1.最強模式時間;2.標準模式時間;3.節能模式時間。當前主流產品性能宣傳已基本把這三個時間告訴消費者了。但是這里特別需要注意,不是每個廠商都以安裝軟絨地刷吸地除塵的連續工作時間為標準,他們有的是以安裝扁嘴吸頭的工作時間為標準。吸頭的不同,會導致使用時間無法統一標準,不利于比選。我們在沒有實測的情況下只能就已有的材料大致參考(參考米家1C,二合一扁吸60分鐘,地刷的時間為35分鐘,也就是二合一吸嘴的58.4%)。
米家1C是值得肯定的,針對各類吸頭詳細的說明了自家產品的性能,至少這種坦誠布公的態度贏得了我的好感
充電時間:
充電時間涉及產品再次投入使用時間,關系到能否一天之內清掃完房屋,所以也是一項重要的指標。
我的選購標準是:
1.在節能模式下能夠使用超過60分鐘,在最強模式下能夠使用超過10分鐘;2.充電時間要小于4小時(上午打掃沒電后,充電4小時,下午繼續打掃)。
(三)易用性能
易用性盡管是一種定性標準,但是某些方面也可以通過定量來衡量。
主機重量:
使用戴森V11的過程中,最不適的是它的重量。主機加吸筒和吸頭,重量超過2公斤(盡管吸筒采用鋁合金輕量化設計),一個中年男子(本人)單手無法長時間使用,清掃時需采用雙手持機。如果是我媽或者我媳婦兒,絕無單手使用的可能,一次清掃下來精疲力竭。
戴森這個主機重量對女同志講是個很大的難題,難道真的要在打掃衛生的同時健身嗎
開關:
按鈕式和扳機式是當前手持無線吸塵器的兩種開關方式。如果是不帶持久功能的扳機式吸塵器,在使用過程中必須保持食指對扳機的按壓,在主機自重較大的情況下,拇指根部靠近虎口處容易磨損受傷。使用戴森V11時,我幾乎每次打掃衛生時,手指都會打水泡或者破皮。
我的選購標準是:
1.主機盡可能的減輕(當然這和功率及電池容量是矛盾的),最好控制在1.6公斤以內;2.盡可能采取按鈕式,如果是扳機式希望能帶持久功能(這個考慮放在最后)。
(四)費效比
簡單講就是使用成本的問題,由兩部分構成:1.購買價格;2.后期更換電池及濾芯等費用。
我曾經以為手持無線吸塵器就是一錘子買賣,僅僅是購買價格的問題。在使用過程中,逐漸琢磨明白,后期也需要投入,不是買個貴的、好的就一勞永逸了。在兩年以后,吸塵器的電池、濾芯功能和易用性大不如前,你要不考慮更換濾芯和電池,要不就要更換一臺手持無線吸塵器了。
當前國外品牌(主要是戴森)產品配件:電池和濾芯,不管是原裝還是其它品牌,價格不便宜,國產品牌(比如小狗)配件相對便宜。
我的選購標準是:
1.在功能滿足的情況下,購買價格盡可能的低,盡量控制在2600元以內;2.如果性能可以滿足需求,會傾向于國產品牌,后續配件價格便宜。
三、主流產品性能比選
我從購物網站產品主頁、官網頁面、CNKI文章等渠道收集整理信息,比選了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戴森、小狗、添可、米家、睿米、追覓及華為榮耀一共14款手持無線吸塵器,對比參數及技術,選出了符合自己需求的產品。比選的內容及結果同大家分享下。比選產品分別為:戴森V11、 戴森V10 、小狗T12Storm 、小狗T12Pro 、小狗T11Cyclone 、添可PUREONE X1、 米家1C、 米家K10 、睿米NEX2plus、 睿米F8Pro 、追覓V12、 追覓V11 、追覓V10、 榮耀清易QYXCQ01。
(一)清潔性能
吸力:
說到手持無線吸塵器吸力,戴森無疑是行業的引領者,它的當家旗艦產品V11以185AW名列第一,讓人意外的是國產廠商追覓的V12竟與它對標,同樣為185AW并列第一;緊隨其后,處于第一集團的是小狗T12的兩款產品,為170AW。滿足我吸力需求的產品還有:米家K10為150AW;追覓V11為150AW。勉強滿足吸力需求的產品為:小狗T11為140AW;追覓V10為140AW。添可及睿米的3款產品并未提供AW數值,因無法測量空氣流量數據,也不能進行轉換計算,僅引用部分測評文章里的數據進行參考,添可PURE ONE X1吸入功率為145W,經測量計算吸力為126.7AW。
產品最大吸力:戴森 V11(185AW)≥追覓 V12(185AW)>小狗 T12 Storm (170AW)≥小狗 T12 Pro(170AW)>米家 K10(150AW)≥追覓V11(150AW)>小狗 T11 Cyclone(140AW)≥追覓 V10(140AW)>戴森 V10(130AW)>添可 PURE ONE X1(126.7AW)>米家 1C(120AW)
電機及氣旋分離技術:
14款產品中,絕大多數產品都采用無刷電機和多錐氣旋技術,但產品介紹中添可 PURE ONE X1未明確是否采用無刷電機和多錐氣旋技術,睿米 F8 Pro明確了采用無刷電機、未明確是否采用多錐氣旋技術。
多款手持無線吸塵器性能價格橫向對比(一)
(二)續航能力
使用時間:
各個產品官方宣傳表述上看,戴森產品和小米1C發布了使用地刷吸頭的使用時間,小狗、米家K10及追覓產品發布的均為安裝二合一扁嘴吸頭的使用時間。我在比選時,大概按照58.4%的轉換系數轉換后參考。這樣算下來在節能模式下的使用時間,
戴森V11(60)≥戴森V10(60)>追覓V12(劃算后52.5)≥追覓V11(劃算后52.5)≥追覓V10(劃算后52.5)>小狗(35)≥米家1C(35)
當然還有不少產品并未排位(宣傳上沒有明確數據依據,也無法進行類比參考),排位結果也并不嚴謹,這僅是我個人比選的參考。
當然在最強檔位的使用時間也很重要,在無法獲得更清晰的數據,暫時我還是以宣傳數據為準進行參考。
戴森產品標注最清晰
小狗按照扁吸嘴計算
追覓按照二合一毛吸頭計算
榮耀這個我理解在硬質地板上應該為地刷的使用時間
充電時間:
充電時間和使用時間是有矛盾的,使用時間越長,電池容量越大,則充電時間也就越長。所以使用時間長,充電時間就短不了。好在目前的主流產品在充電時間上都滿足4小時以內的要求。
多款手持無線吸塵器性能價格橫向對比(二)
(三)易用性能
按照需求比較參數,主要是進行主機重量及開關方式的比較。
14款產品中,除米家1C、米家K10以及睿米NEX2PLUS沒有披露主機重量,其余產品均表明了主機重量。從已知數據看,戴森V11最重,達1.9公斤,其余產品像追覓V12、V11以及小狗T12大概在1.6公斤,追覓V10及小狗T11在1.5公斤,很少有低于1.48公斤的產品。
而開關方式,小狗、睿米以及榮耀采用按鈕式,追覓V12和V11盡管采用扳機式,但它可以選擇持久模式,這些產品在使用時不會因為持續按壓產生機體疲勞。
多款手持無線吸塵器性能價格橫向對比(三)
(四)費效比
價格這個就比較明顯了,在性能(主要是吸力)處于第一集團(≥170AW)的產品中,外資品牌戴森價格一支獨秀,作為行業的引領者它的旗艦產品V11價格在5000元級別,國產品牌旗艦產品小狗T12storm及追覓V12僅隨其后,價格在2600元左右,小狗Tpro最便宜價格在2000元左右。在性能的第二集團(150AW)主要有米家K10和追覓V11,其中米家K10為1500元價位,追覓在2000元價位。在吸力基本符合的第三集團主要是小狗T11和追覓V10,其中T11大概在1300元左右,V10大概在1700左右。
盡管戴森V11是性能最優秀的,但考慮到價格和重量,我在第一集團更傾向于追覓V12和小狗T12Pro,第二集團傾向于米家K10,第三集團傾向于小狗T11,如果僅僅是湊合使用1-2年米家1C也是不錯的選擇,它的優勢就是價格特別便宜不到900。
多款手持無線吸塵器性能價格橫向對比(四)
四、最后的選擇
經過以上的比選,購買什么大概心中有譜了。戴森V11,不差錢、不怕重這是第一選擇,而對我大概率會在追覓V12、小狗T12Pro、米家K10、小狗T11及米家1C中選擇。有錢就追覓V12和小狗T12pro,錢少點就米家K10,圖便宜就是米家1C了。
以上是我的選購比選心路歷程,希望對其它朋友有借鑒意義。文中僅代表個人不很成熟的觀點,望勿噴。
高夕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