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前陣子有美媒報道稱,中國正在加大建造第四艘航空母艦的力度,并且這第四艘航母將會有重大的技術突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動力系統,將會采用核動力,因此這第四艘航母的建造時間將會比其他航母長很多。
并且美媒還表示,核動力系統將讓中國的第四艘航母擁有充足的能源,能夠驅動各種高能武器系統,比如說激光炮和電磁炮,咱們別看這美國媒體對我國未來的航母說的是頭頭是道,但是實際上啊,我國的第三艘航母目前還在船臺上建造呢,這第四艘航母更是沒影,中外都認為我國的第四艘航母將會是核動力系統,這也讓不少人都懷疑,是不是我國在建造核動力航母方面,遇到了什么困難呢?
其實建造核動力航母,從技術方面講對于我國來說還真沒有什么困難的地方。從整體來看,我國已經改裝過遼寧號,自己獨立建造了山東號航母,目前第三艘航母的建造也非常順利,因此整個航母系統工程對我國來說已經沒有什么技術難題。
而最為關鍵的航母核反應堆,其實對我國來說也沒有什么大的技術難點,為什么這么肯定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過一則新聞,就是說我國成功研制出了玲瓏一號小型核反應堆,據公開資料顯示,“玲龍一號”的高度不超過14米,寬度不超過10米,遠小于傳統的核反應堆體型尺寸,這為其未來民用轉軍用,以及上艦 奠定了一個可行的首要條件。
其次,小型化的同時還要功率跟的上,“玲龍一號”的電功率為160兆瓦,最大輸出功率可達28萬匹馬力。美國最新型的福特級航母使用的A1B型核反應堆 電功率約為104兆瓦,我國的玲瓏一號甚至比美國最新的航母用反應堆的功率還要大,雙方的差距主要在燃料豐度上,美軍航母反應堆的燃料豐度高達20%以上,而我國的玲瓏一號就只有3%,因此美軍航母核反應堆能做到幾十年不換料,玲瓏一號可不行。
但是這方面的需求主要也是從經濟角度考慮的,真要是應急,將玲瓏一號塞進航母也不是不行,所以說航母反應堆對我國來說其實也沒什么技術難題。而真正讓我國核動力航母遲遲不現身的原因,很有可能也是成本問題,給航母研制一款反應堆,這就是一個新的大型項目,如果就造那么一兩個反應堆,這單個的成本也太高了些,如果沒有很大的需求,還是很難下定決心的。
美國搞的是全球海軍,航母與潛艇全是核動力,這自然有足夠大的需求,比如法國海軍,就舍不得為航母單獨研發一款核反應堆,而是將核潛艇反應堆裝上戴高樂號湊合著,結果導致現在的這艘法國航母最高航速只有20多節,動力嚴重不足。
我國也是如此,要搞一個新堆尤其是航母堆,那必須下很大的決心,不然要是只造一條,那不就等于燒錢嗎,不過考慮到我國未來對于航母的需求會很大,因此我國建造核動力航母這件事應該還是沒什么問題的。至于最終出現的國產核動力航母是不是美媒說的那樣,這就只能日后見分曉了。
何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