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心肺復蘇是現代醫學臨床急救中的常用措施,西方醫學對此有一系列的標準和規范,現今的中醫臨床急救亦是采用西方醫學的心肺復蘇技術。但早在1800多年前,張仲景就在《金匱要略》中記錄了心肺復蘇的案例,并且針對不同情況的危重患者有不同的復蘇方法。
比如搶救自縊者,張仲景的搶救措施是先“徐徐抱解,不得截繩,上下臥之”。就是先把自縊者緩緩抱下,然后使之仰臥,不要貿然用利器截斷繩子。這是因為截斷繩子會不可避免地改變患者體位,這種粗暴的改變體位的方法會使患者原本脆弱的身體狀況更加惡化。
在對患者進行通暢氣道、胸部按壓以及壓胸抬臂通氣等搶救措施后,張仲景還提出了“以管吹其兩耳”,即口對耳的人工呼吸方法,并強調“此法最善,無不活也。”這種口對耳的人工呼吸搶救方法避免了人與人之間的皮膚接觸,也方便人工呼吸操作,還可以避免某些交叉感染。
《金匱要略》中還記載了多種搶救猝死的方法,如吹鼻取嚏法、舌下含藥法等,并首創灌腸法??梢姡缭?800多年前,中醫就已經采用了較為有效的綜合復蘇方法,來救治自縊等呼吸心跳驟停的危急病人,且搶救細節記述得如此清晰與準確,具有不可估量的醫學價值。
丁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