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加拿大的面積是998萬平方公里,而俄羅斯的面積高達1700多萬平方公里。俄羅斯地跨歐洲和亞洲,其歐洲部分占了其國土面積的約四分之一,其亞洲部分占了其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三。俄羅斯的地理優勢是極為明顯的,它的面積占了地球陸地面積的十分之一以上,西邊與眾多歐洲國家相鄰,南邊自西向東分別是西亞地區、中亞地區、東亞地區,東邊與北美洲隔著白令海峽相望,面積如此廣闊,俄羅斯想被忽視都很難。在俄羅斯的國土中,東歐平原(俄羅斯占據了大部分)、西西伯利亞平原是世界上第二和第三大的平原,平原面積廣大,耕地面積廣大,森林面積和草原面積廣大。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各種礦產資源以及木材、淡水、漁業等等各種資源極為豐富。俄羅斯海岸線漫長,西邊挨著波羅的海,南邊臨著亞速海和黑海,北邊是廣闊的北冰洋,東邊是浩瀚的太平洋。面積大有時只是面積大,俄羅斯依然有它的地理與氣候困境。
俄羅斯
俄羅斯
先看一下海洋方面: 俄羅斯西邊挨著波羅的海,具體說來就是挨著波羅的海的芬蘭灣。另外,俄羅斯在歐洲的“飛地”加里寧格勒也挨著波羅的海南部。實際上,俄羅斯西部位于波羅的海芬蘭灣的海岸線長度很有限,但是,這對于俄羅斯卻具有重要的意義,使得俄羅斯在其西部有了出海口。俄羅斯重要的港口圣彼得堡就位于這段有限的海岸線上,從這里,俄羅斯可以與波羅的海沿岸國家進行海上貿易,同時,俄羅斯的商船和軍艦也可以經過波羅的海進入大西洋。
波羅的海
波羅的海是陸間海,通過一系列的海峽,波羅的海的船只可以進入大西洋。這三條丹麥海峽將波羅的海與大西洋連接了起來,分別是小貝爾特海峽、大貝爾特海峽和厄勒海峽。小貝爾特海峽,位于丹麥的日德蘭半島和菲英島之間,最窄處僅800米。大貝爾特海峽,位于丹麥的菲英島和西蘭島之間,最窄處約16公里。厄勒海峽(松德海峽),它位于丹麥的西蘭島和瑞典南部之間,最窄處僅4公里。
波羅的海與北海之間的海峽
船只經過這三個海峽后,往北進入卡特加特海峽,再進入到斯卡格拉克海峽,接著進入到北海,然后就就可以進入寬闊的大西洋了。另外,波羅的海里的船只,也可以通過德國的基爾運河進入北海,從而進入大西洋。
白海-波羅的海運河
很明顯的是,一旦這些航道被封鎖,俄羅斯在波羅的海的商船和軍艦將無法從這些航道進入大西洋。然而,條條大路通羅馬,波羅的海還可以通過位于俄羅斯境內的白海運河同白海相連,船只通過白海-波羅的海運河后,進入白海,白海與巴倫支海相連,在巴倫支海,船只既可以進入北冰洋,也可以進入大西洋。
波羅的海
無論如何,對于俄羅斯的船只而言,波羅的海是有點“犯憋”的。另外,還有一個問題,由于北大西洋暖流很難進入波羅的海,一到冬天,處于高緯度地區的波羅的海的海水很容易結冰,尤其是北部和東部海域有冰凍期,比如芬蘭灣就有3到5個月的結冰期,這給芬蘭灣里的船只航行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同樣由于氣候的原因,位于俄羅斯境內的白海-波羅的海運河的結冰期也很長,其通航期一般為幾個月,而白海的結冰期一般為6到7個月。總之,除了“犯憋”,“挨凍”也是問題,破冰船也不是萬能的吧。
黑海
俄羅斯西部的南邊挨著亞速海和黑海。亞速海的面積不僅很小,同時,它是世界上最淺的海,最深處只有大約15米左右,冬天時大幅封凍,亞速海與黑海通過刻赤海峽相連。黑海的面積約為42萬多平方公里,這個黑海比波羅的海還“犯憋”,與外界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是土耳其海峽(這個海峽兩岸都是土耳其領土),這個土耳其海峽最窄的地方只有大約700米左右的寬度。
地中海
當船只從黑海駛入了地中海,是不是就“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了?地中海同樣“犯憋”。地中海與大西洋通過狹窄的直布羅陀海峽相連,直布羅陀海峽自古以來也是戰略要地,這里北邊是西班牙,南邊是摩洛哥,同時這里還有英國的一塊海外領地直布羅陀(面積約6平方公里)。另外,地中海還通過人工運河蘇伊士運河與紅海連通,蘇伊士運河是全球海運的大動脈之一,每年為埃及帶來了巨大的收入。
五海通航
俄羅斯西部的南邊還挨著里海。里海雖然叫做海,但是它卻是一個湖,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湖,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僅比黑海小一點。雖然里海是湖,但是,人家在遙遠的很久很久以前卻真的是海,里海原本同地中海以及黑海都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后來由于地殼運動導致高加索山脈隆起,里海被分割成了內陸湖,里海是海跡湖。如果說波羅的海和黑海是“犯憋”的話,里海就屬于直接給“憋死了”,里海與外界海洋沒有天然聯系的通道。
俄羅斯
雖然波羅的海和黑海有點“犯憋”,但是,俄羅斯歐洲部分卻是水系發達,河網密布,這里有歐洲最長的河流俄羅斯的“母親河”伏爾加河。伏爾加河流入里海,頓河流入亞速海,伏爾加河-頓河運河連通了伏爾加河與頓河。通過伏爾加─波羅的海水路和北德維納河,伏爾加河與波羅的海和北海也建立了連通。伏爾加河溝通了波羅的海、白海、黑海、亞速海、里海,實現了“五海通航”。伏爾加河的大部分河段一年當中有大約3個月的結冰期,河流運輸是受運河條件、河流條件以及氣候影響的。
北冰洋
俄羅斯北邊是北冰洋,俄羅斯在這里有漫長的海岸線,似乎終于不存在“憋屈”這個問題了,但是,依然還是有問題。由于緯度高的原因,北冰洋可謂極其寒冷,洋面上有長年不化的冰層,占北冰洋面積的三分之二,其他的還有數量極為龐大的冰山和浮冰,到冬天時,80%以上的海面都會被冰封住,所以,北冰洋上的航運每年的通航期比較短。俄羅斯北冰洋沿岸地區,這里天氣寒冷,屬于寒帶氣候,這里絕大多數港口一到冬天就凍上了。另外,北冰洋沿岸的國家除了俄羅斯外,就是美國、加拿大、挪威、冰島等歐美國家,對于俄羅斯而言,這里周邊的戰略環境并不算友好。
俄羅斯氣候
北大西洋暖流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北冰洋北歐海區相對溫和,冰情較輕。同樣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俄羅斯西北部的摩爾曼斯克港終年不凍,這在俄羅斯的港口中實屬難得。不僅如此,其北邊的巴倫支海(北冰洋的陸緣海之一)南部海面終年不結冰。通過這里,俄羅斯的軍艦和商船可以駛入大西洋。對于如此難能可貴的一個好地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軍簡直是拼命保護此港。
海參崴
俄羅斯東邊是面積廣大的太平洋,由于這個地區的緯度高,本身比較冷,在海洋上還受千島寒流的影響,俄羅斯太平洋沿岸地區的大多數地段冰凍期都是比較長的,只有其最南端的地區氣候稍微溫和一點。幾乎位于俄羅斯太平洋沿岸地區最南端的港口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一個條件非常好的深水良港,這里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俄太平洋艦隊的基地。
海參崴
然而,海參崴依然不是全年不凍港,在冬天,這個地方有3到4個月的結冰期,借助破冰船可通航,在夏天和秋天,這里還多霧。不僅如此,它所在的日本海被庫頁島、日本列島以及亞洲大陸所包圍,同樣有點“犯憋”。由于氣候和地理的因素,俄羅斯好的港口真的不多,終年不凍港更是稀缺資源。我覺得,在海洋方面,俄羅斯的地理與氣候困境就在于要么容易“挨凍”,要么容易“犯憋”。
俄羅斯一月平均氣溫
在緯度上,俄羅斯的歐洲部分與其亞洲部分(西伯利亞)大體上處于同一緯度位置,但是,兩者在氣溫上卻差距很大。地球表面的主要熱量來自太陽輻射,地球是球體,地球表面的溫度大體是從赤道(赤道的緯度為0度,北極點的緯度是北緯90度)往兩極遞減,緯度越高,一般溫度越低。但是,除了緯度外,溫度還受海陸位置、地形、洋流、大氣環流等因素的影響。
海洋和陸地的熱力性質不同,在冬天,海洋降溫慢,陸地降溫快,陸地氣溫比海洋低,在陸地上形成高氣壓。另外,亞洲大陸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一塊陸地,而其東邊的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一個大洋,就這樣,兩者發生了“激情碰撞”,在西伯利亞以及蒙古形成了冷高壓。來自北冰洋上的冷氣也被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這里。還有就是西伯利亞的中東部地區主要的地形單元為中西伯利亞高原和東西伯利亞山地,整體海拔較高,更容易形成低溫。西伯利亞寒流不僅影響西伯利亞和蒙古一帶,還影響周邊地區。在北半球的冬天,這里是北半球的最寒冷的地方,這里是北半球冬季的寒冷中心。所以,西伯利亞在氣溫上的顯著特點就是,冬天很漫長,很冷,真的很冷,有的地方甚至冷到一切都可以被“凍挺”。而歐洲則明顯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尤其是西歐地區,要溫暖濕潤得多。
俄羅斯地形
俄羅斯占據了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東歐平原的大部分。在東歐平原,這里煤炭、石油、鐵等資源豐富,它屬于溫和的大陸性氣候,雖然,這里北部比較寒冷,但是,東歐平原的中南部氣候適中,東歐平原中南部的伏爾加河和頓河流域是俄羅斯的主要農業區。在俄羅斯東歐平原的中南部,這里工農業發達,人口密集,城市眾多,俄羅斯人口的大部分生活在其歐洲部分。
西伯利亞的河流
從東歐平原往東,越過烏拉爾山脈,就是西伯利亞了,在地形上,主要是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這三個地形單元。西西伯利亞平原是世界第三大平原,亞洲第一大平原。這是個非常寒冷的平原,廣泛分布著永久凍土層,動植物稀少,大部分地區被亞寒帶針葉林所覆蓋。不僅冷,這個平原還是個“水貨”,由于天氣寒冷,蒸發少,排水差,沼澤地的面積占了該平原面積的一半以上。但是,這個平原畢竟面積大,從北到南,分布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其南部草原地帶很多地方都被開墾為耕地,這里是俄羅斯重要的農牧業區。
俄羅斯工業區
再往東,中西伯利亞高原的氣候寒冷,大部分地區被寒帶針葉林覆蓋。雖然,這里礦產資源豐富,但是,很多地方因為生存條件太過惡劣,從而導致開發困難。再往東,東西伯利亞地區山地較多,這里很多地區非常冷,位于這里的奧伊米亞康鎮被譽為北半球的寒極,曾經冷到零下73度,在這里,永久凍土層廣泛分布,很多環境惡劣的地方基本不適合人類生存。在西伯利亞中部和東部,也有一些地方是可以發展種植業的,尤其是這里的南部區域,在西伯利亞發展農業種植業所遇到的一個困難因素就是天氣和氣候。在整個西伯利亞,其南部的狹長地帶是整個西伯利亞的工業集中區、種植業集中區和人口集中區,相比于西伯利亞北部和中部。這里氣候相對溫和,也有利于交通建設,橫穿俄羅斯東西的西伯利亞鐵路就是經過這里。
俄羅斯農作物分布
西伯利亞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冷,一說到三角洲,可能給人的感覺就是人口稠密,農業發達,比如埃及的尼羅河三角洲。但是在西伯利亞的三角洲可不是這樣,比如面積3萬多平方公里的面向北冰洋的勒拿河三角洲,一年當中半數以上的時間里這里是被冰給凍住了,剩下的時間里則是一片濕地。這個勒拿河三角洲和農業發達以及人口稠密半點關系都沒有。
俄羅斯人口密度圖
西伯利亞地區大部分地區氣候非常寒冷,冬季漫長,夏季短促,永久凍土帶廣泛分布,沼澤廣泛分布,很多其他非沼澤地區一年中的大半時間里也往往被冰雪覆蓋,給交通建設帶來了巨大困難。但是,它絕對不是一無是處,這里有面積廣大的草地,有廣闊的森林,也有大片的潛在耕地資源。這里的自然資源很多,這里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資源儲量極為豐富,森林、淡水等極為豐富。礦產資源儲量很大,并且品類豐富,這里幾乎擁有世界上已經發現的一切礦物資源。俄羅斯全部資源的大部分都是位于西伯利亞的,俄羅斯科學家羅蒙諾索夫曾經說過:“俄羅斯的強大在于西伯利亞的富饒”。同時,西伯利亞也極大地增加了俄羅斯的戰略縱深。可以這么說,沒有西伯利亞,俄羅斯就很難成為世界級大國。我覺得,在陸地方面,俄羅斯的地理與氣候困境就是它相當多的國土不是“挨凍”就是“上凍”。很多國家既有自己的地理與氣候優勢,也有自己的地理與氣候缺陷。正所謂你羨慕別人有錢,別人可能羨慕你腸胃好,吃嘛嘛香。
歡迎關注
劉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