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追求時尚的今天,各種美容產品、美容信息充斥著市民的生活,美容消費帶來美麗的同時,也伴隨著風險。一些微整形機構沒有任何營業執照或許可證,在美容院、美甲店,甚至居民樓內,設置一張手術臺,就為消費者進行微整形。近年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追求時尚的今天,各種美容產品、美容信息充斥著市民的生活,美容消費帶來美麗的同時,也伴隨著風險。
一些微整形機構沒有任何營業執照或許可證,在美容院、美甲店,甚至居民樓內,設置一張手術臺,就為消費者進行微整形。
近年來,
由微整形引發的醫療事故時有發生。
我區兩市民近期就因此成了“受害者”,
趕緊來看看這是怎么一回事~~
案例一
近日,李女士遇到一件煩心事——她新紋好的眉毛高低不一,這讓愛美的她很煩惱。李女士多次找商家協商退款,都遭到拒絕。于是她向區消委會投訴。工作人員組織雙方進行現場調解,雙方最終達成協議,由美容院一次性補償李女士各類費用合計500元,李女士對此表示滿意。
案例二
陳小姐在街口某美容店打入玻尿酸瘦臉針(臉部),總費用4000元。但打針當日,陳小姐臉部出現紅腫、疼痛,且因此導致牙痛。于是,陳小姐前往醫院檢查,被告知需要手術取出注射的玻尿酸。陳小姐因此向區消委會求助,工作人員組織雙方進行調解,最后她決定選擇向有關行政部門舉報美容店違規使用針劑的行為,通過其他法律途徑解決其訴求。
看了這兩個例子,
你對此有什么看法呢?
小編提醒想要微整形的你,
切記強化風險意識,
警惕微整形變“危”整形!
區消委會也為此提醒廣大愛美消費者,醫療美容項目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風險,切忌只看宣傳廣告就沖動做出決定,更不要輕易聽信朋友圈和微信的推廣和宣傳,在選擇進行微整形前應做好以下準備:
一、了解相關醫療美容的知識,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消費者要向正規的醫療機構和專業人員咨詢,了解相關的醫療美容知識,以便作出項目的正確選擇。同時,對自身需求要有正確的認識,切勿單純貪圖費用便宜,免得追悔莫及。
二、選擇正規的醫療美容機構。消費者應選擇衛計部門批準的合法醫療美容機構,美容機構須持有有效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并經登記機關核準有醫療美容診療科目。同時,機構的執業人員也需具備《醫師執業證書》與《醫療美容主診醫師資格證書》。
三、實地考察,摸清情況。消費者要對選定的醫療美容機構進行查驗,了解查看該醫療美容機構的基本情況和執業醫師資質等。切勿將自己的健康安全輕易交付給不知底細的人,自覺遠離非法微整形等“美容陷阱”。
四、簽署相關醫學文書并保管好相關資料。消費者在接受醫療美容手術前,應與醫療美容機構簽署相關手術知情告知書等醫學文書,并要求醫療美容機構開具收費票據等。同時,要養成保存證據的習慣,保留好病歷、醫學文書、收費憑證等相關資料,以便出現糾紛時能更好地維權。
如果消費者在微整形消費時遭遇侵權,
可以撥打廣州12345
政府服務熱線進行投訴或舉報。
文: 記者黃穎瑤 通訊員鈕浩坤
圖片為資料圖片
網絡編輯:黃麗敏
審核:莫靜賢
(本文由“廣州從化發布”原創發布,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公眾號不得轉載改編,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