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原創(chuàng)文章|小菠先生日常生活中,我們偶爾會聽到一些人說“隨喜你的快樂、隨喜你的收獲”之類的話。“隨喜”是佛家用語,意思是我們能因他人種善因而喜、能因他人得善果而喜。其實,“隨喜”是佛家用來專治我們普通人的一種情緒的——“嫉妒”。#01嫉妒與生
原創(chuàng)文章 | 小菠先生
日常生活中,我們偶爾會聽到一些人說“隨喜你的快樂、隨喜你的收獲”之類的話。
“隨喜”是佛家用語,意思是我們能因他人種善因而喜、能因他人得善果而喜。
其實,“隨喜”是佛家用來專治我們普通人的一種情緒的——“嫉妒”。
#01
嫉妒與生俱來,看看幾歲大的小孩,分好吃的時候,別人多分一點,嫉妒就會毫不遺漏表現(xiàn)出來。
而今“社會比較”無處不在,嫉妒更成為了一種隨處可見卻又難以啟齒的情緒。
由于我們每個人都有點傲慢心,在心理上,對待自己和對待別人,是有差別的。
工作和生活中,有人比自己努力、比自己優(yōu)秀,本身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只是由于發(fā)生在自己身上,便心生了嫉妒。
很多時候,我們一邊譴責自己“TA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怎么能不希望TA好”,但一邊卻又控制不住自己的嫉妒情緒。
當扣動嫉妒的扳機時,我們會關注嫉妒對象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條信息,然后發(fā)現(xiàn)更多值得被嫉妒的地方,進而引發(fā)更多的嫉妒情緒,最后甚至導致情緒失控。
嫉妒會影響我們的認知和行為,以一種隱蔽的方式表現(xiàn)在我們日常交往的每一刻。
《紅鳉魚》有這樣一段話:
嫉妒為何物?就是自己不去努力,不去付諸行動,揪著對方不放,連自己也落得下作,這就叫做嫉妒。
我們,為什么會嫉妒?
可能,相比努力而言,嫉妒更加輕松。
#02
嫉妒是一種兼具建設性與毀滅性的力量,它會讓我們總盯著他人身上的優(yōu)勢而自慚形穢,也會讓我們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可是,更好的自己固然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消除嫉妒,但很大可能的結果是你仍然接受不了那些依然比你更好的人。
因為,嫉妒的本質其實不是覺得自己不好,而是接受不了別人的好。
所以,去除自己那份驕縱的傲慢心,像接受自己一樣接受別人的優(yōu)秀,不把自己建立在與別人的對比之上,是很有必要的。
很多時候,單純地與別人對比,會讓人產生“一切都可以靠努力實現(xiàn)”的錯覺,卻忽略了“人生而不同”以及“人各有命”的真相。
因此,不妨在自己內心播下一粒隨喜的種子,從身邊人開始,發(fā)自內心的欣賞學習他人的優(yōu)秀,隨喜他人的成功、好運、收獲以及智慧等。
放下嫉妒,隨喜別人,當聽到別人發(fā)生了大大小小的好事時為之喜悅贊嘆,這樣會讓你從一個“圍觀者”變成一個“參與者”。
而這種“參與感”才會真正讓你有所獲,而不是臨淵羨魚空留嫉妒。
佛家所講的“種善根,得善果”也即如此吧!
雖然,很多時候,你幫助過的人可能永遠都幫不上你,幫助過你的人可能你也永遠幫不上他。
但是,你對他人所做的正面行為,總是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返回到你身上。
隨喜,正是這正面行為的一粒種子。
王陽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