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腹瀉,俗稱拉肚子,幾乎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事情。但有的人只是吃壞了肚子,拉一次就結束了,有的人卻是因為沒有妥善解決,變成了長期腹瀉、慢性腸胃炎。拉肚子了,太難受,怎么辦?今天黃藥師說說腹瀉、腸胃炎、腸易激的常用中成藥。一、寒濕型腹瀉:最常見的
腹瀉,俗稱拉肚子,幾乎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事情。但有的人只是吃壞了肚子,拉一次就結束了,有的人卻是因為沒有妥善解決,變成了長期腹瀉、慢性腸胃炎。
拉肚子了,太難受,怎么辦?今天黃藥師說說腹瀉、腸胃炎、腸易激的常用中成藥。
一、寒濕型腹瀉:最常見的腹瀉類型
著涼了,或者吃了寒性的食物,腸胃受不了,消化功能又不足,容易引起腹瀉。
這類腹瀉往往來得比較急,先肚子疼,然后腹瀉,有時肚子還咕咕響(腸鳴),大便像水一樣,有酸臭味,還有沒有消化的食物(完谷不化)。
中成藥:藿香正氣丸(水/口服液/顆粒/膠囊)
組成:廣藿香、紫蘇葉、白芷、陳皮、制半夏、姜厚樸、茯苓、蒼術、甘草、大腹皮。
很多人以為藿香正氣只能用于中暑,這是一個誤區。其實,藿香正氣系列藥物,可以用于脾胃有濕引起的腹瀉。也可以用于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或夏傷暑濕所致的感冒,表現為頭痛,頭昏,胸悶,胃脹,腹脹痛,嘔吐,腹瀉,尤其適用于胃腸型感冒。
如果去外地擔心水土不服,也可以帶一些藿香正氣中成藥。
使用時要注意,藿香正氣水含酒精,對酒精過敏的人不能使用,也不能與頭孢菌素類、甲硝唑等藥聯合使用,服用后不能開車。但藿香正氣丸、顆粒、膠囊等其他類型制劑不含酒精,可以使用。
同類中成藥:平胃丸、溫中止瀉丸、和中理脾丸等。
二、脾虛型腹瀉:長期腹瀉多見
這類腹瀉往往是慢性久瀉,平時不是腹瀉,就是大便過稀,飲食也少,進食后胃不舒服,進油膩食物大便次數明顯增多,夾有未消化食物,神疲倦怠。
中成藥:參苓白術丸(散)
組成:人參、麩炒白術、茯苓、山藥、炒薏苡仁、蓮子、炒白扁豆、砂仁、桔梗、甘草。
健脾益氣,用于脾虛引起的體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腹瀉。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藥對于腹瀉兼有大便不通暢,肛門有下墜感者忌服。
本藥含有人參,服本藥時不宜同時服用藜蘆、五靈脂、皂莢或其制劑。不宜喝茶和吃蘿卜,以免影響藥效。不宜和感冒類藥同時服用。
同類中成藥:人參健脾丸、補脾益腸丸、參苓健脾丸等。
三、脾腎陽虛:老年人多見
脾腎陽虛型的腹瀉常見于中老年人,最常見的就是五更瀉——每天黎明3-5點的時候就開始肚臍下的位置隱痛,然后開始腸鳴而瀉,大便也不成形,有未消化的食物,但便后腹痛感覺減輕。平時還常有喜溫怕冷,腰酸,四肢涼,舌苔淡白等腎陽虛癥狀。
中成藥:固本益腸片
組成:黨參、炒白術、補骨脂、麩炒山藥。
本藥健脾溫腎、澀腸止瀉,用于脾腎陽虛引起的腹瀉,腹隱痛,大便清稀,或有黏液、血便,食少腹脹,腰酸乏力,怕冷,四肢冷,舌淡苔白,脈虛,也可以用于慢性腸炎見上述癥狀者。
使用時要注意,濕熱性腹瀉、痢疾不宜用本藥。
同類中成藥:四神丸、溫脾止瀉丸等。
四、肝氣犯脾:腸易激常見
有的人情緒激動、緊張、生氣時,就會腹痛、腹瀉,或者大便次數增多,比如出門前、演講前、考試前,就出現這種情況,瀉時急迫,瀉后腹痛減輕,癥狀類似于西醫的腸易激綜合征。
中成藥:痛瀉寧顆粒
組成:白芍、青皮、薤白、白術。
用于肝氣犯脾引起的腹瀉、腹痛、腹脹、腹部不適,以及腸易激綜合征(腹瀉型)。
同類中成藥:柴芍六君丸、舒肝止痛丸、柴胡舒肝丸+補脾益腸丸等。
黃藥師小貼士
以上藥物請在醫生指導下辨證使用。含有同類成分的藥不建議重復使用。
肝腎功能不全者、妊娠期女性、哺乳期女性、兒童、老年人用藥請遵醫囑。
本文為黃藥師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轉載請注明來自頭條號黃藥師手記。
文中涉及藥物,均已隱去廠家品牌,僅供學習、參考,不作商用。
黃藥師每日更新大家最關注的中藥、中成藥以及健康知識,有問題歡迎留言探討。
高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