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你打吧!你打死我吧!和一個有婦之夫在一起,你要不要臉?”面對的母親的暴打,兒子陳凱絲毫不躲閃,一遍用語言刺激著母親,一遍用頭抗下母親手中的水瓶,從2016年開始,這個原本和諧的家庭,就鬧得分崩離析。圖1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摧毀了多少個家庭
“你打吧!你打死我吧!和一個有婦之夫在一起,你要不要臉?”
面對的母親的暴打,兒子陳凱絲毫不躲閃,一遍用語言刺激著母親,一遍用頭抗下母親手中的水瓶,從2016年開始,這個原本和諧的家庭,就鬧得分崩離析。
圖1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摧毀了多少個家庭?
疫情的到來,伴隨的不僅僅是經濟的停歇和物價的上漲,而至而來的離婚率也是節節攀升。
然而誰也沒想到,正是因為這場疫情,讓一些原本劍拔弩張的家庭,重新回歸正軌,過起了和諧的日子,老人袁鳳琴一家,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在2022年春節的這天,老人袁鳳琴和孩子們,久違地坐在一起吃了頓年夜飯,而她做的菜,也都是孩子們最愛吃的。
可是誰也想不到,就這樣和諧快樂的一家人,卻劍拔弩張地過了7年之久,而這一切,都要從老爺子去世時說起。
老伴去世,兒女不孝
2014年丈夫隨著丈夫的去世,70歲的袁鳳琴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陪伴了多年的愛人離世,讓她的心情十分低落,然而就在這同時,兒女們也露出了另一番面孔。
除了小女兒之外,其他的子女都只會向她要錢,當年大兒子買房,袁鳳琴拿出了20萬。
隨后小兒子買房,她又拿出了20萬。
可沒想到自己的付出,竟然換來如此的結果,這讓老人一時之間難以接受,經過了雙方長達兩年多的劍拔弩張,袁鳳琴終于做出了一件驚人的事。
2016年,袁鳳琴在朋友圈發出了一封遺書,這立刻引發家人和朋友的關注。
除了遺書之外,袁鳳琴還為自己買來了成套的壽衣,和下葬用的被褥,甚至還特意避開兒女,找來親戚朋友,希望他們可以來料理自己的后事。
見到這個情況,各路親朋也都來勸說,只是沒想到,來到袁鳳琴家中后,眼前的一幕讓他們啞口無言。
為了讓自己能體面的下葬,袁鳳琴在網上購買了一口價值18萬的水晶棺。
據說接到這種活,商家也是嚇了一跳,畢竟這種棺材幾乎沒有人購買,所以基本都是定制款。
在如今這個火葬流行的時代,用棺材的人本來就少之又少,就算有人購買,也只是一些木質的棺材,這筆18萬的訂單,的確讓他們非常吃驚。
然而對此吃驚的還不僅僅是商家,袁鳳琴的兒女對此更是驚訝。
誰能想到70歲的老人,能如此大手大腳的花錢,花費18萬去買一個花哨的水晶棺,難道是想模仿古人,為自己修建一個碩大的陵寢么?
其實袁鳳琴這么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向兒女宣戰。
她認為,她這幾個兒女,還是為了向她要錢而已,并且自己也付出了不少,如今得到的更是變本加厲。
除了小女兒之外,每次想到其他那三個孩子,她都會心煩意亂,為了這個花哨的水晶棺,袁鳳琴更是和三個孩子吵得不可開交,甚至曾經還動起了手。
為了這個水晶棺,兒子曾經多次和袁鳳琴吵鬧,有兩次甚至還拳腳相加,對此袁鳳琴也是十分委屈:
“你看我,這里是青的,手上也淤青了,這哪是養個兒子啊,分明是個狼崽子么。”
每次說到這里,袁鳳琴都會潸然淚下,而現在袁鳳琴只希望自己能早早過世,甚至還動起了自殺的念頭。
老母尋短見,事情反轉
面對這個情況,親朋好友都趕忙過來勸說,然而袁鳳琴的一句話,卻讓所有人皺起了眉頭:
“我也不想死,但我沒辦法啊,只要能和他們斷絕關系,我就不死!”
一位七旬老人,竟然讓孩子們逼到這個地步,無論怎么想都非常的氣憤,然而就在這時,袁鳳琴小兒子的出現,卻讓事情出現了巨大反轉。
袁鳳琴的小兒子陳浩透露,老人這一切都是在演,根本就不是真的,而她今天之所以能做出這些,全是因為一個人:
“我母親,以前并不是這樣,父親去世后,她遇到了一個男人,而現在母親正是被這個男人控制,才會做出這樣荒唐的行為。”
通過陳浩的描述,袁鳳琴一直隱藏的事,也被扒了出來,并且對哥哥陳凱打母親的事,也是矢口否認。
他認為雖然哥哥和母親因為這件事鬧得不可開交,但身為兒子,根本不會存在打母親的事。
據他所說,當時由于兩人鬧得的確很兇,母親一氣之下便動手打起了大哥,在這個過程中,大哥陳凱只是一直挺著,根本沒有還手,而母親之所以受傷,是因為年是過高,打人的時候太過用力,導致自己的手背等部位淤青。
然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母親所認識的那個男人“鄧子英”。
因“陌生男人”,母子離心
說起這個鄧子英,兄弟倆真是氣不打一處來。
因為對于這男人,母親已經完全淪陷,不僅將自己的財政交于他管理,甚至還為了他和子女大吵大鬧。
原本父親離世,母親如果再找一個老伴,子女并沒有什么意見,但是這個鄧子英卻完全不同,不僅比母親小了將近20歲,他還是一個有婦之夫。
鄧子英的年紀,只比大哥陳凱稍大幾歲,目前在市內的中學教書,可是誰也沒想到,一名為人師表的教師,在背地里竟能做出這樣不倫的事情。
自從父親去世之后,70多歲的老母親一下轉變了性格,成為了美容院的常客,女人愛美這并不是什么問題。
但70多歲的年紀,此前都沒有好好保養,現在去做這種事,的確讓兒女有些難以理解,直到鄧子英的出現,才讓這個謎題解開。
畢竟母親比鄧子英大了將近20歲,為了兩個人能夠在一起,只有頻繁的美容,才能讓鄧子英不嫌棄自己,在兩人私交一陣之后,鄧子英提出了一個更加過分的請求。
剛經歷喪父之痛的袁鳳琴收到了這樣一個請求,鄧子英希望,可以帶著袁鳳琴出去旅旅游。
原本這應該是一件好事,可鄧子英的加入,總讓人感覺事情有些蹊蹺。
從此以后,除了美容院之外,母親還愛上了旅游,每次出去都是和鄧子英一起前往,一開始兒女們也沒當回事,畢竟自己都比較忙,沒時間照顧母親,有個朋友帶著母親出去玩玩,也是一件好事,可是時間長了,他們才發現不對勁。
有次母親像往常一樣,和鄧子英旅游回來,出于孝心,得知消息的陳凱決定親自去接母親,晚上順便一家人吃個飯,正好也能讓母親開心一下,順便了解一下母親出去游玩的心路歷程。
可是沒想到,自己的請求竟被母親拒絕了:“接我干嘛啊,我不坐你的車,我坐子英的車挺好的,你不用管我,也別接我,忙你自己的去吧!”
面對這樣的拒絕,兒子陳凱開始起了疑心,可沒想到在這之后,母親竟然做出更加匪夷所思的舉動。
在這之后,母親竟然不愿意回家住了,而是搬去了賓館。
最可氣的是,賓館的對面,正是鄧子英的家,母親的這個舉動,讓全家人都非常疑惑和氣憤,這個行為根本不可能不讓人多想,子女們也是懷疑,母親到底和鄧子英發展到什么地步,兩人能如此親密。
得知消息的陳凱,立刻找到母親:“媽,你在這住干嘛,有家不回你住賓館,這不是作妖么?還是說你和那個鄧子英有什么見不得人的事?”
面對兒子的詢問,母親的臉上也是掛不住,隨后經過子女們的勸說,袁鳳琴還是回到了自己家住,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放心的時候,鄧子英又出現了。
在袁鳳琴回家之后,鄧子英竟然來到了袁鳳琴的家中,而且一住就是好幾天,剛開始還沒人當回事。
可隨著住的次數越來越多,紙最終還是包不住火,這下子女們徹底爆發了,如果母親只是正常找個老伴,那自然沒人說什么,但這個鄧子英可是有老婆的。
原來鄧子英早已結婚多年,現在也和妻子生活在一起,那鄧子英的行為,他的妻子真的不在乎么?
對于鄧子英的所作所為,妻子卻是另一番說法:
“不會的,老鄧怎么可能和她有不正當關系呢,差別那么大不說,他可還是個老師啊,而且老鄧和袁鳳琴認識,也是我介紹的啊。”
根據鄧子英妻子所說,袁鳳琴丈夫去世之后,子女們都各自忙碌,根本沒有時間照顧她。
而鄧子英之所以能和袁鳳琴關系甚好,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鄧子英心善。
比如有時候,袁鳳琴不知道在銀行怎么存錢取錢,鄧子英就會充當兒子的角色,過來幫助老人,而現在袁鳳琴和子女們的關系緊張,根本不是因為鄧子英,主要還是因為袁鳳琴本身那剛烈的性格。
由此看來,袁鳳琴的子女可能真的誤會鄧子英了,可是就在這時,一個意外的發聲,更加讓兩人說不清了,袁鳳琴跑了!
為了躲開兒女,袁鳳琴一氣之下跑到了長沙,住在了鄧子英朋友的家里,得知這樣的消息,陳凱幾人又是氣憤又是無奈,只能幾次三番的跑去長沙,希望能將母親勸回來。
但對于兒子的到來,袁鳳琴并不領情,說什么都不回去,幾次下來,陳凱終于坐不住,和母親大吵了一架。
沒想到袁鳳琴竟然用頭去撞電線桿,以死相逼,最后實在沒有辦法,只能由鄧子英出面,袁鳳琴才同意回家。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陳凱發現了一件令他感到恐懼的事情,原來袁鳳琴盡然將自己的財政大權,全權交給了鄧子英這個外人,袁鳳琴所有的銀行卡賬號密碼,都掌握在鄧子英手里。
要知道就連作為親兒子的陳凱,都不知道這些,然而一個外人卻得到了這種嚴重越界的資格,通過之前發生的事,和父親去世后母親的反常行為。
陳凱幾人認為,母親一定是被鄧子英控制了,也就是說,現在的袁鳳琴更像是鄧子英的傀儡。
在人前,鄧子英裝出一副老好人的樣子,私下里卻暗自挑撥袁鳳琴和子女的關系,那他這么做到底是為了什么?愛情?這顯然不可能,唯一的結論就是“錢”,他在套路自己父母一輩子的積蓄。
想到這里,陳凱幾人也是脊背發涼,隨后便報了警,雖然是民事糾紛,但這件事的確已經鬧了很久。
于是派出所和街道辦事處一起出面進行調解,并要求鄧子英寫下承諾書。
從此之后,不允許再和袁鳳琴有聯系,更不能到她家去,并且將袁鳳琴的銀行卡密碼全部更換。
可是雖然承諾書是寫了,但很快母親就作得更狠了,不僅想要自殺,還花費了18萬購買了水晶棺,以她的話說,她要以此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親朋好友們都對袁鳳琴進行勸說,子女們更是怕母親做傻事,但沒事見面,必然都是劍拔弩張,陳凱認為,這些一定是鄧子英在背后告狀和挑撥,才鬧得如此地步,為此他特地找到母親想要一個說法。
但母子這一見面,立刻就是拳打腳踢,陳凱也只能一邊挨揍,一邊大聲說:
“你打吧,打死我吧,你都多大人了,你要臉不啊?”,在陳凱語言的刺激下,母親打得更狠了。
經歷這次事件,袁鳳琴和子女們也是彼此互不聯系,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了2020年。
隨著疫情的爆發,家家戶戶都進入了艱難的時刻,在這個危難時期,母親只能足不出戶,而陳凱也做到了一個兒子該做的事,時常都會買來一些肉和才給母親送去,這一來二往,母親心中對于兒子的芥蒂也慢慢放下了。
疫情風波過去后,一家人還一起開開心心地吃了頓團圓飯,其實每個人的一生,也不過幾十年,在人生當中我們都會經歷愛情、友情、姐們情、兄弟情。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逐漸會發現,只有親情,才會真正的陪伴我們一生。
母親和孩子,都是一體的,孩子也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從咿呀學語到長大成人,這一生母親奉獻了很多很多,所以母慈子孝才是最美的景色,也是每個人向往的生活,希望袁鳳琴老人,能真正的原諒兒女,一家人和和睦睦的生活。
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私信與作者聯系,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圖片文章!
劉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