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如果你認為它只是內膜上像多肉植物似的一個或多個小小突起,大不了手術切除它就好了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它遠遠不是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更不是簡單診刮、清宮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也許反而會帶來一些麻煩。多肉植物,網圖侵刪如果你能看完本文,將會獲得從未了
如果你認為它只是內膜上像多肉植物似的一個或多個小小突起,大不了手術切除它就好了
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它遠遠不是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更不是簡單診刮、清宮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也許反而會帶來一些麻煩。
多肉植物,網圖侵刪
如果你能看完本文,將會獲得從未了解過的、徹底而清晰的答案。
子宮內膜息肉正如其名,來自于子宮內膜層,它們的特點是以內膜基質中的血管為中心的腺體增生。
子宮內膜息肉的發生率普遍在30%左右。
傳統觀點認為30歲以下育齡期發生率在1%以下(這其實已經過時了),隨著年齡增長,發生率逐步升高。
傳統認為導致子宮內膜長出息肉的危險因素有:
肥胖
糖尿病
高脂血/高膽固醇癥
高血壓
年齡(特別是圍絕經期,發生率達至最高)
首當其沖的前三種因素代表糖代謝、脂代謝異常,而這種異常不一定非要發胖、確診糖尿病和高脂血癥后才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案例提示:在出現這三種確證因素之前,就已經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子宮內膜息肉。
這說明糖代謝、脂代謝、和子宮內膜息肉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很可能在獲得確證之前,內膜就已經開始發生變化。
子宮內膜息肉被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歸屬于異常子宮出血范疇。
所有子宮內膜息肉患者中約有50%會反復發生子宮異常出血的癥狀,這是她們最常見的臨床表現。
而所有子宮異常出血的患者中,至少有30%是因為存在子宮內膜息肉。
目前為止的研究認為很多機制在子宮內膜息肉發生、發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比如:
1、子宮內膜芳香化酶活性過高(雌激素相對偏高)
2、單克隆子宮內膜增生
3、遺傳因素,特別是染色體6p、12q、7q細胞遺傳學重排。
4、子宮內膜基質金屬蛋白酶和細胞因子含量變化。
[微風][微風][微風]
外在因素導致子宮內膜息肉年輕化
但在門診越來越多的案例,和最新的研究中可以發現:
越來越多25-35歲的育齡期女性發生子宮內膜息肉。
這與糖代謝、脂代謝的異常有關,經過大量案例詳細詢問飲食習慣,和計算BMI值,提示這些年輕女性飲食習慣不佳:
尤其喜愛吃各種塑料包裝小零食、甜食、油炸食物,或者經常吃外賣,接觸外賣餐盒。
這種飲食結構極易導致糖代謝、脂代謝的異常,不健康的體脂率分布,會導致血液中游離雌酮、雌一醇增多,可以直接作用到子宮內膜上,促使子宮內膜增生、不穩定甚至異常出血。
而這些食物塑料包裝、餐盒,甚至是礦泉水塑料瓶中,各種塑料制品微顆粒中都可以分解出雙酚A、乙烯雌酚樣雌激素物質。
環境因素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包括人類社會中廣泛存在的農作物殺蟲劑等有毒物質,影響雌二醇生物合成和分解代謝。
這些物質同樣可以作用于內膜異常增生,甚至異位,并且很難被清除、代謝掉。
子宮內膜有大量雌激素受體ER和孕激素受體PR。內膜息肉是增生的內膜,也存在這兩種受體。
而雌激素是主導內膜增殖的主要力量。
內膜中芳香化酶活性過高,就提示了過多的睪酮被合成轉化為雌二醇,高雌效應彌漫,而雌激素與孕、雄激素本身就有互相拮抗的作用。
必然導致孕、雄激素的效應大大減弱,這將直接引起子宮內膜過度增殖、息肉。
[微風][微風][微風]
?雄激素偏低、孕激素抵抗是內在問題的核心
雄激素偏低很容易被忽視,也?很難被理解
在大部分子宮內膜息肉的患者中,大多表現雄激素持續偏低,普遍低于25ng,甚至在育齡期低至15ng以下。
在這樣的內分泌狀態下,子宮內膜息肉的發生發展有很高的概率。
其實雄激素/睪酮偏低會導致很多問題:
1、雄激素是孕激素和雌激素轉化的中間環節,雄低也會相應導致雌激素、孕激素相對不足,降低了卵巢功能。雄、孕激素相對不足,直接就體現在黃體功能不足,反過來進一步導致孕酮分泌合成減少,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在黃體期檢查性激素,普遍的可以看到孕酮數據不高,一般在10ng/ml左右徘徊。
而偏弱的孕酮,作用在子宮內膜中,內膜中孕激素受體,因為相對的高雌效應而產生了孕激素受體抵抗,最終導致每個周期都很難對內膜進行徹底轉化,所以子宮內膜持續增生、息肉,而在經期也難以崩解、脫落干凈,甚至由于內膜難以修復止血而淋漓不盡異常出血。
2、低雄可導致生長因子缺乏,內膜容易纖維化,如盲目反復清宮、刮宮后,極易發生宮腔粘連。
有研究證明:即使是一次清宮,低雄者發生宮腔粘連的比例高達50%。
3、即使是孕后,低雄會導致雌激素效應放大,胚胎滋養細胞侵入過度,宮縮頻發,易發流產。
4、低雄患者雌激素效應強大,過高的雌激素效應導致盆腔靜脈叢舒張,張力下降,易發生盆腔靜脈淤血綜合征,而女性盆腔形如漏斗狀,會陰及肛周是漏斗壓力最大點,所以很容易發生痔瘡(痔瘡內部就是曲張的靜脈)。
5、低雄導致造血功能差,血細胞不足,常表現為缺鐵性貧血,或者白細胞偏低,表現為面色萎黃,缺乏紅潤,嚴重者經常頭暈目眩,而并不是因為低血糖造成的。
6、低雄也會導致子宮內膜張力下降,呈松散狀態,經期內膜脫落時,難以順利崩解、脫落,出血量異常,而且難以止血,同時導致反復膜樣痛經。
7、雄激素影響血供,尤其是內膜,低雄時內膜易受損,易發粘連,異常出血,并難以修復。
8、前列腺素釋放增加,痛經,常會出現口腔潰瘍、頭痛等類似感冒癥狀。
[微風][微風][微風]
孕激素抵抗既是結果,也是原因
子宮內膜中?類固醇生成因子?1(SF1)表達異常?,這是一種有利于芳香化酶基因表達的轉錄因子,其將雄烯二酮轉化為雌酮,將睪酮轉化為雌二醇。
雌二醇在局部積聚,在內膜病變周圍形成了雌激素微環境。再通過減少TNF誘導凋亡,增加IL-1β介導的細胞粘附和增殖,以及通過增強上皮-間充質轉化。
這導致孕激素受體失調,或孕激素信號通路改變。
孕激素抵抗不僅導致內膜的周期生長脫落失去秩序,還代表子宮內膜容受性下降、黃體功能不足,這兩個關鍵問題非常容易導致患者難以受孕,甚至在孕期反復發生流產,試管?成功率?極低?。
通俗地說:內膜需要孕、雄、雌三項基本的激素來平衡、協調,三項激素在內膜上的作用各不相同,在不同階段既有相輔相成,也有對立拮抗,而這種有序的協調性,才可以確保內膜生長變化正常而有序。
但只要某一環節失衡,就會導致連鎖反應,這是一整個精密的鏈條,環環相扣。
這種失衡,不僅會發生子宮內膜息肉,還極大概率的存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在具體癥狀上,可表現為反復痛經、異常出血、經量異常、不孕癥、復發性流產、卵巢功能減退、易衰老等等。
[微風][微風][微風]
子宮內膜異位癥、內膜息肉屬于生殖器官結締組織病
結締組織病種類繁多,比如靶向免疫損傷性CTD(如甲狀腺炎),系統性免疫損傷性疾病(如紅斑狼瘡),干燥癥等等。但本文所討論的問題,不同于完全性結締組織病。
內異癥、子宮內膜息肉有其獨特的特征,以生殖器官上皮損害為主,并且具有生殖內分泌紊亂為核心的獨特特點。
這些問題都會伴隨著或輕或重的泌乳素PRL升高,它可以誘導激活JAK/STAT(Janus激酶/信號傳導與轉錄激活子)信號通路,這是眾多細胞因子信號傳導的共同途徑,不同程度地參與細胞增殖、分化、凋亡及炎癥等過程,進而促進各種疾病的發生、發展。
導致全身和子宮內膜局限免疫炎癥網絡因子啟動,從而誘發子宮內膜炎癥、異常出血、纖維化、子宮內膜息肉或者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和妊娠失敗,以及痛經等臨床癥狀。
泌乳素升高,是一種保護性機制還是病理性機制,目前尚不清晰。但泌乳素參與了內膜的分泌化、蛻膜化,缺乏泌乳素時,就會影響內膜的蛻膜化,反而不利。
所以當此類患者發現泌乳素輕度升高,建議謹慎使用溴隱亭。
只有當泌乳素值超過參考值1.5倍以上,并確定影響了卵巢排卵節律后,才可以酌情使用。
[微風][微風][微風]
橋本氏甲狀腺炎也是子宮內膜息肉、內異癥患者普遍存在的問題。
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
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
這兩項數據陽性,可以確診橋本氏甲狀腺炎,無論TSH、FT3、FT4數據如何。橋本氏代表甲狀腺細胞正在受到免疫攻擊,是一種逐漸走向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疾病。
橋本氏就屬于靶向免疫損傷性結締組織病,大量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在進行甲功檢查時,可以發現這種結果,反過來就可以提示與生殖系統的問題有如此遠程的關聯。
當甲狀腺功能開始減退,也就是通常說的甲減時,TSH被動升高。
而升高的TSH可以加速子宮內膜細胞增殖和促氧化作用。這將促進子宮內膜息肉增生,或是增加炎性反應。
所以子宮內膜息肉、內異癥患者,最好對甲功進行詳細評估,尤其是不要漏掉甲狀腺抗體的相關檢查。
[微風][微風][微風]
貌似簡單的子宮內膜息肉,為什么這么復雜呢?這代表了什么?
其實本文討論了這么多深入的機制,都提示了子宮內膜息肉與子宮內膜異位癥高度相關。比如:
其實這些全都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核心機制,所以:
子宮內膜異位癥不一定發生子宮內膜息肉---
但所有的子宮內膜息肉,都處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生發展進程之中。
而這種進程,絕大部份案例都處于隱形的內膜細胞?異位?中,很可能暫時沒有發現異位的病灶。
這時你需要參考我的往期文章,子宮內膜異位癥通過腔鏡或彩超來確診時,其病理過程至少已經發展了7-10年。
也就是說,子宮內膜異位癥至少有7年的時間處于潛伏、隱匿狀態,病理的進展都處于細胞、分子層面,所以很難被觀測到。在這樣漫長的時間里,子宮內膜息肉常常被提前發現,但極度缺乏與內異癥相關聯的認識。
而隱匿性的內異癥,在目前的醫學領域內,很難超前診斷,這需要醫師對上述各種蛛絲馬跡具有極高的敏感性和綜合分析、判斷力。而不是跟隨著千篇一律的陳舊知識照本宣科。
恭喜你,如果你看到了這里,你對子宮內膜息肉、內異癥的理解,將超越大部分婦科學教科書,在對此問題的理解程度上,前進了一大步,并對自身問題的診療,產生更多積極作用。
[微風][微風][微風]
如果你需要獲得一些建議
首先是飲食:
低糖低鹽低脂,控制體重,積極改善糖代謝、脂代謝的異常。戒掉各種小零食,減少外周血游離雌激素的作用。
少吃洋蔥、胡椒、花椒、桂皮、八角、辣椒等香辛料,減少過氧化反應和前列腺素合成。
其次是運動:
宜舒緩運動,改善機體血液循環與血供。
藥物治療:
友情提示:在此只能高度概括,無法給出個性化的具體方案,除非大家100%一模一樣(克隆人?)
中西結合方案,針對性的中藥組方可以改善黃體功能、盆腔瘀血綜合征、抑制局部免疫反應、阻止組織細微的纖維化、控制盆腔炎性因子網絡持續反復的啟動。
西藥中孕激素類有最佳選擇,而且服用時機與劑量需要因人而異。
經期抗炎,改善非細菌性自發性炎性反應,輔助改善內膜質地。也需要非常個性化。
還有溴隱亭或是優甲樂的具體運用,都需要極其細致的個性化。
最后一些小提示:
不要盲目手術,診刮可以,但只能解一時之急,不要反復刮,尤其切記謹慎清宮,否則宮腔粘連來的也很快。
主頁內有咨詢渠道,可以獲得個性化的指導建議[靈光一閃]
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