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臨床上有很多患者會問我,“大夫,我經常上火,但是又特別怕冷,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這個年齡有關系嗎?”“其實這種情況的患者有很多,這種也屬于是寒熱錯雜的表現,典型的上熱下寒,需要及時調理調理,不然身體會有很多病灶出現。”這里講一個案例,根
臨床上有很多患者會問我,“大夫,我經常上火,但是又特別怕冷,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這個年齡有關系嗎?”
“其實這種情況的患者有很多,這種也屬于是寒熱錯雜的表現,典型的上熱下寒,需要及時調理調理,不然身體會有很多病灶出現。”
這里講一個案例,根據門診小故事來跟大家說說這個上熱下寒
白女士,初診時,跟我說自己失眠,2年里腳經常冰涼。現在,患者說2年來因工作壓力大,睡眠質量差,自己入睡困難,眠淺易醒、手心燥熱,腰以下怕冷,尤其雙足冰涼,大便便溏、小便黃,乏力口干口苦口,反復口腔潰瘍,飲食不調時出現右側胸疼持續20~30 min。
月經周期28~30d,經期7d,經行第2~3天伴腹痛量多有血塊。看患者的舌苔,舌質淡紅,苔白脈弦滑。既往史顏面起褐色斑10年。
根據她這個情況,我辨證她是氣血違和、三焦經絡瘀滯不通、內熱外涼上熱下寒。
于是我給她開了一個組方:
柴胡、桑枝、桂枝、生石膏(先下)、知母、生姜、大棗、桑葉、黨參、珍珠粉沖、蓮子芯、靈芝、合歡皮、當歸、香附、生地、牡丹皮、連翹、知母、荊芥、全蝎、積實、積殼、天麻、川棟子、延胡索、生麥芽、紫河車。14劑水煎服。
二診是,失眠、雙足涼,口干口苦頭暈均有明顯好轉,口腔潰瘍未再發作,但月經第2~3天仍有腹痛,時有耳鳴,大便成形,小便也正常。舌邊尖紅苔薄白脈滑。
于是我根據她這個情況給她調方。上方加艾葉炭、阿膠、當歸劑量改為30g。14劑水煎服。經此法調治2個月余白女士睡眠正常,雙足涼、頭暈消失,口腔潰瘍再未發作,經行也無腹痛。
正常的睡眠依賴于人體的陰平陽秘,臟腑調和,氣血充足,心血得靜,則衛陽能入于陰。
上邊我講的這個患者,是因為工作原因長期熬夜耗傷心血,思慮勞倦傷及心脾,心傷則陰血暗耗,神不守舍;脾傷則納少,生化之源不足,故血虛不能上奉于心,心失所養,致心神不安,心血不靜,而成不寐。
脾氣不運中焦氣機不暢,導致三焦郁滯不通,氣滯久而化火,則口干、口苦、胸痛、口氣熱、陽氣不能外達則手腳涼。
患者面部起褐色斑10年,月經第2~3天伴腹痛有血塊都是由于氣血不和氣滯則血瘀。
四診合參辨證為氣血違和,三焦經絡,郁滯不通,內熱外涼上熱下寒。雖然此病為本虛標實,但是主要病機在于氣機郁滯不通,所以治療時以調暢三焦氣機為首要。
所以用柴胡、川棟子、延胡索疏肝理氣;積實、枳殼、香附寬中理氣;生石膏、知母泄里熱;姜棗調護胃氣,使后天之本恢復健運;紫河車培補元氣,借生麥芽之升浮之氣通少陽;桂枝與桑枝還能通肢節;靈芝、合歡皮、珍珠粉寧心安神助眠;蓮子芯清心火;全蝎破血逐瘀消斑。
二診時頭暈、失眠好轉怕冷減輕,運用通調三焦氣機之法見效,加阿膠、當歸加量以加強補血活血和血之力。
為什么會出現什么上熱下寒?
上熱下寒,內熱外涼證的一般認為是由于飲食不節、情志郁結、素體虛弱、勞逸失度等各種原因引起陽氣郁于內不能外達體表而產生氣機不暢,寒熱錯雜,故而導致三焦郁滯不通。
三焦郁滯不通,輕的患者表現在氣機方面,重者表現出氣機、水液、營衛甚至血運等的郁滯。不能通行表里上下,陽氣郁于內不能達表,陰陽之氣不能順接,出現在上則口干口苦、欲冷飲、鼻息熱、烘熱汗出,在下則手足冰涼、四肢不溫、皮膚發涼、畏寒、怕風怕冷等上熱下寒、內熱外涼的癥狀。
如果你也有這個情況,建議找中醫調理調理,以免身體出現各種病灶,如果你還有什么疑問,評論區留個言我私信你或者直接私發我,我一有時間就會回復大家。
陳悅